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学习考察报告(修改稿)20XX年0720关于到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学习情况的报告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意见,8月17日至18日,副市长带市委研究室、市政府办公室、市“三区”推进办等部门有关同志,到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开发区管理体制问题进行了考察学习。期间,考察组参观了区内重点企业,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情况介绍,与XX市委组织部、编办、发改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等13个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考察期间,XX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给予了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市委书记张江汀在百忙中会见了考察组成员,副市长赵强、向和平、李树军以及烟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曰义等领导同志先后陪同考察。一、烟台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85年3月动工建设,2002年9月管辖面积扩大到228平方公里,现已开发55平方公里,建成区48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建区以来,烟台开发区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累计利用外资39.4亿美元,注册各类企业1.6万多家,其中工业企业2900家,外资企业1260多家,落户世界500强项目53家。已经形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和汽车、手机、电脑、船舶、工程机械五大产品集群,培育了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光电三大新兴产业,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iso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区。2010年,烟台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91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06亿元,税收1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亿元,三项指标增幅都在30%以上;完成进出口总额286.7亿美元,其中出口159.3亿元,出口额占到烟台的三分之第1页共4页二、山东的六分之一;投资环境综合评价连续四年位居国家级园区第六位。今年1—7月份,烟台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6亿元,财政总收入8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4亿元,进出口总额145.2亿美元,其中出口77.3亿美元。二、烟台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有关情况经过20多年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烟台开发区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在管理构架上,烟台开发区采取准政府型模式,由市政府在开发区设立管委会,作为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全面负责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招商引资、社会管理等工作,享有市级经济管理职能和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市委在开发区设立工作委员会,负责党的领导和组织建设。在内部机构设置上,遵循“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内设部门不与现行政府机构一一对应,只对接不对口,除规划、土地、招商等部门外,不单一设置专业部门,人员编制按实际需要确定。目前烟台开发区下设25个直属部门、5个直属事业单位和3个街道办事处,国税、地税、工商、海关、商检、国家安全、技术监督等省市垂直管理部门在区内设有派出机构。在管理权限上,XX市把所有能下放的审批权利全部下放到开发区,赋予开发区管委会独立的经济管理权和较大的行政管理权,市级行政部门只进行业务指导;另有部分权限由省、市行政部门在区内派出机构行使。在机构规格和干部任免上,开发区管委会为副厅级,内设部门为正县级。管委会实行任命制,内设部门实行聘任制。正县级干部由市委组织部管理,副县级干部由开发区党工委在区内提拔使用,市委组织部进行任后备案。在财政体制上,开发区实行一级财政,自己组织税收和编制、实施财政预算,在早期起步发展阶段不与市财政进行财力分割。这些措施,赋予了开发区很大的自主权,促进了行政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对加快开发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三、几点启示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烟台开发区的管理经验,第2页共4页为我们规范开发区管理体制、加快滨海区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和重要启示。主要有五点:一是必须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烟台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烟台举全市之力推进开发区建设,开发区与部门紧密联合、精诚协作,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北部沿海是潍坊新一轮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空间,滨海开发建设不仅仅是滨海区的事,更是全市的事。因此,市级管理权限要最大限度往下放,市直部门要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