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治理工程运行管理准备工作报告防洪治理工程运行管理准备工作报告一、工程概况1、大汶河基本情况大汶河系黄河下游最大支流,是我市的大型防洪除涝骨干河道之一,也是全省的大型河道之一。发源于XX县区、XX市、新XX县区,源头在XX县区松崮山南麓沙崖子村,流经XX市、XX市、XX市九个县市区,于XX县区马口村注入东平湖。全长208.20公里,流域面积8536.50平方公里。大汶河防洪保护范围涉及泰安、济宁两市的八个县(市、区),保护面积2000平方公里,保护人口236万人,保护范围内有宁阳、汶上、济宁、兖州等县以上城镇,另外还有济北煤田、津浦铁路、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等重要工矿企业和交通设施。大汶河由XX市直接管理的河段长197.55公里,其中:北支牟汶河自泰莱边界至汶口坝长58.37公里,南支柴汶河自淞河与渭水河交汇处至汶口坝长77.88公里,干流自汶口坝至戴村坝长61.3公里。两岸共有堤防137公里,沿河排涝涵闸76座。大汶河因接纳山洪,水流湍急,在转弯迎流处形成多处险工,主要险工有19处,全长29.06km,挑流坝25座,长2.1km。大汶河防洪任务为防御7000m3/s洪水,由于河床淤积抬高,糙率增大,致使行。施工技术规范、质量监督、技术指导等技术管理工作,财务科具体负责工程经费拨付、结算、后勤供应等工作。2、管理单位参与工程建设情况XX市大汶河管理局的前身为大汶河管理处,成立于1963年,1989年升为副县级单位,按照泰政办发〔2001〕27号文的规定:市大汶河管理处为市水利与渔业局派出的河道管理机构,代表市水利与渔业局行使所在河道的水行政主管理职能。2004年9月升为正县级单位,职能、编制及隶属关系不变,下辖六个县市区河道管理局,具体负责河道日常管理工作。第1页共3页XX市大汶河管理局作为项目法人,在项目建设期间主要工作内容是:(1)协调工程建设资金到位;(2)建设用地征用;(3)组织招标设计;(4)组织项目招标;(5)签定施工图设计合同;(6)工程报建,办理投资许可证;(7)组织编制实施工程总计划;(8)负责工程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9)进行工程决算、完成工程竣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大汶河管理局在本工程建设期间从开工手续、招投标、前期工程建设到资金到位协调、工程实施,均按国家规定要求,按上述工作内容认真地履行了项目法人的职责。到目前为止,大汶河管理局及时解决了工程施工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工程建设期间,主持的各类型生产、技术、协调、验收、研究及布置工作等会议近百次,参加了所有监理主持的各类型生产协调会;编制与颁发了各种规章制度、办法、细则,及时审查和批复了施工单位报送的有关工程计划措施,专题技术问题的报告;及时决策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起到了项目管理的核心作用。各县市区河道管理局具体负责施工组织、地方自筹资金的筹集、地方关系的协调处理,并各级参与了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工作。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建设期间,市大汶河管理局和各县市区管理局分别抽调技术骨干到各个工地把质量,促进度。三、工程初期运行情况北滕村防汛桥的建成,满足了该区域大汶河防汛抢险的需要,同时方便了岱岳区交通运输和群众通行,为促进房村、良庄、汶口、马庄等乡镇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临汶水文站迁站实行桥测后,极大改善了水文测报条件,提高了水文测验设施抗御洪水的能力,提高了水文自动化测报水平,同时也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减少了不安全因素。大汶口水文站自正式观测以来,圆满完成了防汛测报任务。其中完整测下了2001年“8.4”大洪水和2003年“9.4”洪水,为东平湖及琵琶山大坝抗洪抢险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水文情报。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经受住了1998年至2006汛期洪水的考验,尤其是经受住了2001年“8.4”、2003年“9.4”和2005年“7.2”暴雨洪水的考验,如没有这些工程的保护,第2页共3页2001年和2003年的洪水将导致大汶河两岸险情不断,防不胜防。大汶河防洪治理工程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大汶河防洪能力,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而且每一期建设都体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如第五期工程四个县市区的标准化堤防建设,共栽植蜀桧、垂柳、蜀桧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