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畜牧业是我市农业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现就加快畜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畜牧业发展水平是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畜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培育发达的畜牧业”。畜牧业关联度高、拓展性强,大力发展畜牧业,可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粮食和农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农业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市畜牧业得到较快发展,优势畜牧产业带加快形成,畜牧业在我市农业乃至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市畜牧业加快发展具有优越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畜牧业发展也存在着总量较小、畜产品加工滞后、基层畜牧兽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畜牧业加快发展。二、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效增收为中心,依托科技进步,加强动物防疫,加快推进畜牧业区域化、规模化布局,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市场化经营。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年,全市畜牧业产值突破7亿元,力争在2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本达到无公害标准。三、加快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第1页共4页(一)积极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按照因地制宜、市场导向、优化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积极培植优势畜禽板块;按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要求,突出抓好生猪和家禽生产,加快发展食草畜禽养殖,积极发展特种畜禽养殖,加快发展形成一批优质畜禽生产基地。紧紧围绕优势畜牧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养殖,重点抓好优质瘦肉型猪、优质家禽畜牧小区建设。(二)加快提高畜禽良种化水平。畜禽种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数量充足、品种优良的种苗是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并加大引进、开发和推广畜禽优良品种,尽快形成种苗供应生产能力,使优质种苗生产适应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三)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是提升畜牧业档次、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的根本途径。要集中力量加快培植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畜牧产品加工、畜禽良种繁育等畜牧龙头企业,加快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竞争力强的畜牧业龙头企业群体。不断创新产业化发展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畜牧业生产、加工和营销上规模、上水平。要积极培育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畜牧经纪人和专业大户,不断提高畜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要鼓励创新营销手段,全面开通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搞活畜产品流通,提高市场营销水平。(四)不断加强动物防疫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健全动物防疫工作组织网络体系,强化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提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的技术水平和应对外来重大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能力。要加强基础免疫工作,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全面实施动物疫病标识制度,强化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加强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屠宰检疫和产地检疫要达到100%;要强化防疫监督,严禁染疫动物及其产品流通,严防本市以外动物疫病流入。要不断完善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要按照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控制和扑灭,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第2页共4页(五)加强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要把标准化生产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加快建立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