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调研报告“xxxx”期间,省委、省政府作出xxxx循环发展的科学定位,把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作为加快构建现代循环产业体系的主要任务。市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全面建设“美好安康”奋斗新目标,把打造国内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山水休闲度假胜地作为推进产业兴市的重点内容。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提升太极城,开发xxxx,恢复蜀河古镇,打造xxxx品牌”的发展思路,开发区域旅游精品线路。xxxx镇是xxxx大北环旅游线路的关键节点,依托秀美山水,深挖人文资源,倾力打造xxxx旅游名镇,是xxxx镇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得天独厚的优势xxxx镇地处xxxx县城东北103公里的xxxx腹地,位于xxxx两省、三县(xxxx、xxxx、xxxx)交界处,辖9个村(社区)2857户11349人,总面积155平方公里,海拔410—1560米。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三大优势:──全国唯一以“xxxx”命名的镇。xxxx镇因中国工农xxxx第xxxx军曾在当地九龙山浴血奋战,并创建革命根据地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xxxx”命名的镇。xxxx故事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xxxx精神深入千家万户。──xxxx唯一省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xxxx年4月1日,投资1509万元的xxxx纪念馆园区建成并对外开放,是xxxx唯一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是全市首家被命名为国家“aaa”级红色旅游景区。开馆以来,共接待省内外学习、教育和观光游客5万余人次。──“中国xxxx”核心区域在xxxx。xxxx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富产汞、锑、金、铁等,其中地下汞矿存量位居全国之首,亚洲之最。据史载,秦陵地宫水银、北京故宫所用的上好朱砂,均来自xxxx青铜沟,xxxx被誉为“中国xxxx”,而汞矿主产区青铜沟位于xxxx镇境内。蕴含巨大的潜力xxxx镇交通便捷,境内山水奇石景观和民俗文化独具特色,第1页共4页“红色文化游+生态休闲游+现代工业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发展旅游业的前景广阔,有四大潜力可挖:天然宝石──鸡血石。在原公馆、洛驾、北沟、青铜沟一带是出产鸡血石及朱砂、宝砂石的XX县区,古人统称青铜沟。青铜沟的鸡血石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昌化鸡血石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巴林鸡血石有数百年的历史。青铜沟的鸡血石历史早、品种多、质量好,全国首屈一指,占世界领先地位。天然氧吧──宜居地。xxxx镇境内生物种类多,森林植被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0%,位居全县之首,比省上“xxxx”提出的xxxx覆盖率预期达64%还高16个百分点。空气清新,负氧粒子含量每立方米达20000个以上,实属天然氧吧,是益寿宜居首选之地。历史遗迹──古矿洞。位于xxxx北部小河镇公馆与xxxx镇竹筒的大、小青铜沟一带的古矿洞遗址,地质部门记册在编的有900余处,实际超过千余处。它们深浅不一,小的深数米,大的深数百米,千年古矿洞群见证古代采矿业发展历程,极具考古价值和申遗前景。人文景观──古民居。xxxx镇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境内有以陈家大院贞节牌坊“節勵松筠”石匾为代表、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飞檐翘角的明清民居建筑与现代富有xxxx地域特色的“汉水人家”民居,风格迥异,比对鲜明,让人视角穿越时空,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厚积薄发的基础通过多年来的聚力建设,xxxx镇域经济取得了突破发展,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畜牧、魔芋、林果等富民产业基本形成,xxxx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32元,较“十一五”增长2.8倍,高于省市县平均水平。大交通不断改善。xxxx镇虽然地处县界周边,但交通便捷,xxxx“大北环”公路穿境而过,北距“西康”高速xxxx小河出入口约50公里,西与316国道、“十天”高速畅通相连,“红东路”与xxxx县对接贯通。近五年,全镇新修村组公路47.5公里,水泥硬化51.1公里,修建拱(函)桥20座,通村水泥路形成网状贯通全镇9村,公路通组到户率达89.3%。第2页共4页新民居独具特色。近几年,xxxx镇抢抓国家扶贫开发、移民搬迁、革命老区建设等政策支持,中心集镇新民居建房574户,建成以“汉水人家”风格为代表的丰积等村(社区)集中安置点20个,全镇共建新民居2423户,占全镇总户数83%,以集镇为中轴,形成具有xxxx风格的新民居群。配套服务基本健全。围绕文化旅游产业,xxxx镇内三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