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专业采风调研报告专业采风报告书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网络编辑2)姓名:江依凡班级学号:201210309221指导教师:刘栎媛联系方式:15207104181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二0一四年四月十日1目录1:江西乐安—————————3~42:福建南靖—————————5~63:厦门———————————7~94:惠安———————————10~115:采风感想—————————12~13江西乐安采风时间:2014年4月21---23日采风地点:江西乐安流坑村采风行程:d1—指定时间前往江西XX县区,(580km约7h)d2—由领队带领学生前往江西XX县区流坑村古建筑群参观历史风尚。乐安是临川文化发源地之一。位于XX省中部腹地,XX市西南部。而流坑村,属XX县区牛田镇,位于XX县区西南,距县城38公里。流坑村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村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37年至943年),繁荣于明清两代。流坑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闻名。村中现存明清传统建筑及遗址260处,其中明代建筑、遗第1页共7页址19处,其建筑类型之齐全、保存之完整,在国内自然村中实为罕见。由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村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缩影,并有“千古第一村”的美誉。流坑村四面环山,恩江从群山中自南往北向西流去,明代董燧在西南方用人工挖掘的龙湖,将湖水与江水联为一体,使流坑村成为山环水抱的胜地。恩江右岸的古老香樟,由牛田镇至村口,浓荫覆盖十余里,景色极为优美。村子经董燧改建后,原来密如蛛网的小巷,以七横一竖的较宽的街道相联,在宽巷的头尾,建有巷门望楼,用于关启防御。族人按照房派支系分区居住,一如唐宋流坑村古建筑(15张)时代的里坊规制。各房派宗祠与各房派族众结合在一起,犹如众星拱月。全族大宗祠则建于村北,其他宫观庙宇均建于村外,以符合古礼的要求。全村外有恩江、龙湖环绕,内有村墙门楼守望,很像一座小小的城池。具体安排:流坑村的一天我们主要是观察这里人文风景流坑村(上图下图)(傩戏表演者和老师)福建南靖采风时间:2014年4月23---26日采风地点:福建南靖土楼去群采风行程:d3—早餐后车赴XX省土楼故里-南靖(600km约7h)d4—在领队带领下参观考察福建土楼的代表——田螺坑土楼群d5—塔下村土楼群自由考察d6—塔下村土楼群自由考察历史风尚。福建土楼产生于宋朝时代,明、清朝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的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模式。福建土楼的建筑材料甚为奇特,由粘土、糯米、红糖、竹片、水组成,建成的土楼冬暖夏凉,具有很强的抗台风、抗地震能力。南靖土楼是指遍布XX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的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第2页共7页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而我们居住塔下村是一个中国典型客家村落。这里两座自南而北的蜿蜒大山,如巨臂揽住一道生机勃勃的峡谷,山中古木参天,碧绿如黛;竹林茂密,翠接云天;林阴深处,青气浮浮;淡淡霭雾,划出几道弧线,托出村落恍若蜃楼的起伏檐角。一道弯弯曲曲的山溪从峡谷中穿过,溪水快快活活地流淌,水色清明澄碧。清纯如酿的空气,让人嗅出许多逝去的年代,追寻历史行走的印记。为敬奉先祖,德远堂。家庙后面是一片眉月形斜坡的草地,宛若天然地毯。草地连着一片葱郁的风水林,树林随着山峰向上延伸,直入云天,风吹林涛,气势磅礴。家庙前是一口半圆形池塘,塘中鱼儿遨游,庙宇疏影,给人增添了幽美的意境。池塘前边两侧石坪上耸立22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杆柱浮雕蟠龙,腾云驾雾,势欲腾飞。村中那条奔流不息的溪流,每天都把清澈和洁净送到家家户户,这条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溪流,建国前从村头到村尾只有三座木桥。若遇山洪暴发,木桥被冲毁,只相隔30多米宽的两岸村人便中断过往,后来在热爱家乡的侨胞资助下,溪流上建造了11座石拱、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