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PREFACE前言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其中,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进行概念和地位上的界定,表达了共产党人对初心和使命永恒不变的追寻与担当,更是向全党提出要“饮水要思源,人不要忘‘本’”的告诫与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故名。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延安精神目录contents02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和主要内容01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04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03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第一部分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CommunistPartyofChina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01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0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03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04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延安精神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延安时期的界定1935年10月19日1948年3月23日落户“陕北革命胜利延安时期1935年CHINA10月延安时期指的是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具体指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起县),落户“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这近13年时间。主要背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3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西北革命根据地。建立西北革命根据地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精心培育和全面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有的政治品格、精神气质、道德风范和优良作风。01延安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Theoreticalbasis02延安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FoundationofPractice03延安精神形成的文化基础CulturalFoundation04延安精神产生的主体条件SubjectConditions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延安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1毛泽东思想在延安时期发展并达到成熟是延安精神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灵魂延安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革命斗争实践中,王明等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照抄照搬,给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创新、身体力行、著书立说,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内政、外交、军事纲领,创立了伟大的新民主主义理论。1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11943年CHINA7.8毛泽东思想的提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主解放道路》1943年7月8日,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主解放道路》,第一次完整提出“毛泽东思想”,并作了深刻的理论阐述。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经验相结合的结果延安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1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延安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22首先中共中央奠基陕北为延安精神的产生搭建了历史平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接着又进行了东征、西征,发展和巩固了西北根据地,并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就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人民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其次中国共产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