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扶贫领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性201x年12月18日201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役之年。良好的作风是干部工作能力的集中表现,乡镇作为脱贫攻坚战役的主要战场,广大的扶贫干部作为指战员和战士,干部的作风如何,也就代表了队伍的战斗能力如何。如何通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来提升干部整体工作能力,保证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当前全镇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现状宝塔区青化砭镇位于延安市区东北40公里处,辖34个行政村,1个社区,15个驻镇单位,1个便民服务中心,36个党支部,现有中共党员1348名。总流域面积264.03平方公里,总人口9743户28489人,农业人口8937户25783人。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78户2517人。年初,共有在册贫困户210户455人,201x年年底脱贫164户388人,政策兜底43户63人。作为宝塔区扶贫户最多的一个乡镇,包扶干部队伍也是一个较大的队伍。全镇共有扶贫干部493名,其中市级包扶领导63名、区级包扶领导356名、驻村工作队成员15名,第一书记34人,本乡镇包扶干部25人。201x年以来,青化砭镇按照上级工作要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镇工作的中心来抓,以实现年初制定的脱贫计划为总体目标,以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以脱贫攻坚成效检验为措施,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精准度,切实增强贫困户的帮扶获得感。上半年,镇党委及时制定了《青化砭镇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用政治担当抓作风治理,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全面系统地清除我镇扶贫领域存在作风问题和根源,201x年,因扶贫工作被党纪处理镇村干部2人、诫勉谈话15人,批评教育8人,严惩了我镇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确保干部作风明显改进,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总体目标,达到脱贫实效和质量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目前,全镇各级扶贫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表现出了思想作风扎实、工作实绩过硬,在工作中能够自觉服从于全镇脱贫攻坚总体工作布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问题,积极创造性的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表现出了较强的政治觉悟和大局观念,做到了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镇党委的高度一致。二、当前脱贫攻坚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镇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作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学习、宣传、交流、教育、惩戒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结合,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思想认识明显提高,学习风气明显好转,工作作风明显增强。但是,从脱贫攻坚任务的总体形势和要求来看,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少数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对扶贫工作重视不够。有些单位虽然选派了干部包户包村或者担任基层村组的第一书记,但后续支持力度不够,帮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上级单位将扶贫干部分派下来,就简单认为完成了区委的任务,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和生活关心不够,导致有些扶贫干部工作上被动,思想上失落,遇到困难很难寻求派出单位的帮助和支持,打击了扶贫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部分扶贫干部学习风气不浓,工作标准不高,干部作风不实。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以“绣花”功夫对待精准脱贫工作,这就说明这项工作既要“精”又要“细”。“精”就是要求扶贫干部对扶贫工作知识的方方面面都要学习和掌握,“细”就是要求在开展扶贫工作时要有耐心和细致。但在实际工作中,少数扶贫干部重视不够,认识不高,对扶贫工作有厌战情绪。软件资料不够完善,表册内容填写不完整,存在漏项现象。部分镇村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不细致;个别干部为了减轻工作量,填报数据不够细致,出现了数据逻辑错误,表册信息与农户实际情况不符;帮扶方式简单,部分人员停留在上门走访慰问、做资料层面。三是少数包扶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帮扶措施单一,导致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工作量加大。少数帮扶干部对贫困户的帮扶以逢年过节送温暖为主,没有结合贫困户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制定帮扶计划,照搬照抄别人的帮扶计划,缺乏针对性和精准性,导致贫困户产业发展后续发力不足,脱贫效果难以巩固,容易出现脱贫又返贫的问题。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