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安全技术措施接到矿井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警报后,应立即出动。指挥员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情,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果断地做出决定,下达相应救灾命令。1)指挥员必须了解(询问)的内容①可能的火源。②爆炸地点及其波及范围。③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④通风情况,如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风门和通风构筑物的损坏情况等。⑤灾区瓦斯情况,如瓦斯浓度、烟雾大小、CO浓度及其流向、温度等。⑥是否发生了火灾。⑦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情况,如通风机(局扇)是否正常运转。防爆门是否被吹开,通风机房水柱计读数是否有变化等。⑧已经采取的措施。⑨可能的侦察线路。2)指挥员必须分析判断的内容①通风系统破坏程度,可根据灾区通风情况和主要通风机房水柱计读值hs的变化情况做出判断。hs比正常通风时数值增大,说明灾区内巷道冒顶,通风系统被堵塞。hs比正常通风时数值减小,说明灾区风流短路。②是否会产生连续爆炸,若爆炸后产生冒顶,风道被堵塞,风量减少,继续有瓦斯涌出并存有高温热源,则可能产生连续爆炸。③是否会诱发火灾。④可能的影响范围。3)指挥员协助矿井事故救援指挥部做出相应处置决定:①切断灾区或可能涉及区域电源及灾区回风线路的电源。②撤出灾区或可能涉及区域人员。③救护队出动的时间,中队、小队及队员数及救灾线路。④参与矿井救灾指挥部,协助制定应急救灾行动方案,安全措施。⑤到达矿井后,按照救灾方案布置救护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灾情、扑灭火灾、恢复通风系统,防止再次爆炸。4)应急救援要点①到达事故矿井后,应将各小队陆续派往遇险人员聚集的区域,对其他可能有遇险人员的地点,应派出侦察小队进行寻找。②为使小队能迅速到达灾区,应考虑选择合适的行进路线。在有多个小队同时到达矿井时,应分别从进风方向和回风方向同时进入灾区。此外,选择行进路线时要考虑路线的长短和前进受阻情况。③爆炸造成冒顶堵塞巷道,使前进受阻时,先到达该处的救护小队应立即退出,选择其他路线进入灾区。如果没有其他通道进入灾区,该小队应立即着手清除堵塞物。若巷道堵塞严重时应恢复堵塞区以外的通风。④首先进入灾区的小队,发现有幸存的遇险人员时,应迅速给予急救,并运出灾区。发现确己牺牲的遇难人员时,应标明遇难的位置,并编号挂牌,然后继续前进,待灾区侦察任务全部完成后,再将遇难人员运出灾区或交给后续小队运出灾区。⑤遇有众多尚有呼吸的遇险人员,无法一时全部救出,又无更多的呼吸器、自救器给遇险人员佩用时,应迅速恢复通风,供给灾区新鲜空气。⑥爆炸引起的火灾,应立即扑灭。如果火势很大,一时难以扑灭时,应采取措施阻止火势向遇险人员所在地蔓延,待遇险人员全部救出后,再进行灭火工作。5)高、低浓度瓦斯爆炸处置的区别⑴低浓度瓦斯爆炸的应急救援所谓低浓度瓦斯爆炸是指在正常涌出瓦斯的情况下,因微风或无风造成瓦斯积聚到爆炸下限以上,遇火源引起的瓦斯爆炸。其特点是瓦斯有一个积聚的过程。当发生一次瓦斯爆炸后,需一定时间后再会积聚,才可能发生第二次爆炸。爆炸间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绝对瓦斯涌出量和风量。大量瓦斯连续爆炸的案例表明:爆炸间隔时间不一,分布也无规律,有的时间隔几分钟,有的时间隔1—2h,甚至几小时。①处理低浓度瓦斯爆炸,应尽快恢复灾区通风,利用风流带走涌出的瓦斯,不让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老通风系统破坏严重(如多处风门被摧毁、冒顶堵塞严重),一时无法恢复时,应千方百计查明灾区内是否存在火源。无火源存在时应集中力量抢救人员,然后在严密监视瓦斯情况下,逐步恢复通风。若有火源存在,则就根据火源位置,火势大小,灾区通风情况和瓦斯情况,慎重决定灭火方案。②对低浓度瓦斯爆炸引起的采煤面火源,如果行动迅速,灭火器材充足,火势不大时,可利用灭火器材或水进行直接灭火。当火源为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燃烧,灭火时要注意严防把火苗赶到采空区内,以免发生瓦斯爆炸。上隅角的瓦斯燃烧的灭火工作,危险性较大,因为瓦斯燃烧时的火源可能在巷道上部到处乱窜,甚至进入采空区内,引起采空区瓦斯燃烧或爆炸。当灭火器材干粉灭火器和水量不足、瓦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