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素质建设工作总结一直以来,团市委都团结引导全市广大青年志愿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理念,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同城同建、打造南京副城”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团市委20XX年度——20XX年度青年志愿者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三年来青年志愿者工作开展情况志愿服务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道德文化的有效途径,是进行社会动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有效方式。三年来,我们遵循“面向需求,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规范志愿者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和机制建设,做大做强志愿者品牌。进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共发展了60支志愿者服务小分队、8支志愿者服务总队和13支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地税青年维权志愿者休息日服务队,并正在筹备成立消防志愿者服务队。注册志愿者遍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社区等领域。三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与爱心同行”、“帮收助耕”、“‘学雷锋,树新风’志愿者集体注册服务”、“‘永远跟党走’服务两会”、“志愿者进社区”等青年志愿者品牌活动。围绕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团市委先后多次开展“创卫创模、全民动员”、“做一日义务交警”等志愿者集中大行动;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开展非典防治知识宣传,将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传递给千家万户;开展了“点燃生命的希望——青年骨髓捐献志愿者大行动”,其中市人民医院护士杨俊霞与上海一患者成功配型并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年3月份,团市委组织开展了“志愿者服务月”活动,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主动参与到我们组织的义务植树、志愿者下乡、广场集中服务、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参与人数达2000多人次,活动规模、参与人数都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仅3月7日举办的志愿者广场集第1页共4页中服务活动,就有25家单位的200多名志愿者参加,为群众提供义诊、电脑维修及各类咨询等23个服务项目。其中,志愿者无偿献血活动在5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被报道。今年9月10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急救日”,8日上午,我市300多名青年志愿者齐聚新世纪广场,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这次“20XX年世界急救日暨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是团市委第三次号召和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白血病患者的专项爱心行动。目前,我市已有700多名志愿者造血干细胞血样入库。展示了新时期青年不畏艰难、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崭新风貌。三年来,我们坚持积极推进的策略,坚持正确的舆论和思想导向。一是加强体验教育,提高对青年志愿服务年认识。“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既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心声,也是一种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方法。三年来,我们坚持把思想教育寓于主题活动之中,通过体验教育的形式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志愿理念。“保护母亲河行动”、“关爱留守儿童”、青春呵护蒲公英——“关爱农民工子女”等活动有效推进,使青年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质得到提高。尤其是去年以来,团市委针对高校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积极探索假期志愿服务的新形式,积极吸引南京高校的“下乡”小分队,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并在全市团组织中发动爱心使者,与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是紧扣发展大局,赢得党政认同。我们深入贯彻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精神,按照“工作手段有形化、工作内容项目化、工作机制社会化”的思路,突出重点,创新载体,不断擦亮志愿者的闪亮名片。进一步深化了志愿服务理念宣传,加大与全市网络、手机运营商等新媒体合作的工作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志愿品牌,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志愿服务、人人支持”的强大舆论优势;我们将志愿服务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