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储藏管理制度食品原材料储藏卫生规范1、目的为了确保食堂食品原材料储藏规范化,避免发生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从而从根源上上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食堂储藏负责人规范日常运营3、职责严格按照储藏规范进行工作,有效防范食物安全事故。4、具体规定4.1、入库要验收、登记,验收时要检查食品的质量、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卫生状况、数量、票据(要与食品批号相符),并要注意以下几点:4.1.1、不收、不存腐败变质、霉变、有异味、生虫、污秽不洁食品;4.1.2、过去没有食用习惯的水产品、野味、野菜、蘑菇等,应注意调查了解相关知识,对人体无毒无害方可验收入库;4.1.3、收取食品的工具、容器做到生熟分开;4.1.4、在使用过程中坚持先进先出、定期清理的原则。4.2、储藏的食品应隔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顺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列整齐、挂牌存放;4.3、易腐食品如熟肉制品、奶制品和标识标注低温保存的食品要按规定冷藏或冷冻,有条件的应做到主、副食品、原料、半成品分库存放;4.4、库内不得存放无商品标签、无中文标识、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4.5、库房内要通风良好,货架清洁整齐,有防鼠设施;4.6、各种蛋类要倒箱入库,清除破损蛋品;4.7、用于出售食品的包装物和一次性餐、用具入库要定位、分类存放并做到清洁无污染;4.8、冷库要达到规定的温度,熟食品库要保持在-4℃以下,带外包装的熟食不准进熟食库。生鱼、肉类短期(10天)保存则需要在-6℃至-10℃;长期保存的冷冻温度要在-18℃以下。冷库内要定期除霜、清理。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尽快冷却后再冷藏。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志,宜设外显式温度计。4.9、食品库内无私人物品,无有毒有害物品和杂物。食品储存过程中应采取分类码放及保质措施。4.10、做好质量检查与质量预报工作,不合格需退换的原材料、商品以及贮存过程中发现变质食品、过期、包装破损的食品须及时下架,要定位存放,有标记,及时销账、处理。4.11、为重要活动提供的食品原料应单独储存。5、纠正措施5.1、保护现场,封存剩余的食物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料;5.2、为控制中毒事故扩散,责令商家和生产经营者回收已售出的食品;5.3、将中毒者积极配合院方进行治疗护理,并向有关机构进行汇报备案。6、附件《冷库温度记录表》《冻品验收入库及使用记录》《原料采购与验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