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倡议书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2014年12月13日,将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7周年纪念日,是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77年前,也就是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随后,日军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屠杀,杀害30多万中华同胞。繁华的六朝古都,成了血腥的人间地狱。整个中华民族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这,已成为中华民族永久的痛苦记忆。2014年2月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此悼念在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来警示和提醒每一位中国人,绝不能忘记国家和南京这座城市曾经遭受的耻辱。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南京大屠杀的过程是惨绝人寰的,也反映了一个道理:民族振兴、国家强大才是抵御外来侵略的最好途径。今天的祖国需要我们好好学习、练就本领;明日的祖国需要我们建功立业、发扬光大。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报国强国,时不我待。让我们化愤怒为动力,化悲痛为力量,珍惜每分每秒,争做报国强国的栋梁,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本领抚慰祖国母亲那颗曾经千疮百孔的心。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警钟长鸣,它在时时提醒我们。要为国家的强盛和复兴而努力奋斗。但我们对先烈的思念应该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淡漠吗。我们的爱国情思应该随着年代的久远而深深的埋藏在心底吗。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谈爱国,爱国遥远吗。不,爱国就在身边。当你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时,你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你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时,你就是在传播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这些看起来都只是小事,但她就是爱国的表现,也就这些小事,问问我们自己,我都能做到做好吗。历史,她不是一页书签,可以供我们轻佻地把玩;历史应该是一段段螺旋上升的阶梯,她可能很陡峭,但正因如此,我们第1页共4页才可以靠着它不断的抵达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应当牢牢记住这一国耻,永不相忘,在历史的反思中获得个人的进步与民族的进步。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努力吧。为了痛悼亡灵,为了筑起全民意志的“城墙”,让我们动手加块“砖”吧,一块“砖”就是一份祭奠,中华民族有14亿人中,每人加块“砖”,我们就将众志成城。12勿忘国耻,弘扬民族精神——记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开始了长达40多天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杀害了30多万中华同胞。这,成为中华民族永久的痛苦记忆。在“南京大屠杀”77周年纪念日,第一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12月12日,学校召集所有共青团员在报告厅开展“勿忘国耻,弘扬民族精神——纪念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本次活动由李晨媛老师主持,李老师以沉重的话语将大家拉入南京大屠杀的沉重气氛,在座全体成员的表情立刻凝重起来。接着,全体起立唱国歌,每位团员都庄重而严肃。接下来是杨主任讲话。杨主任的演讲声情并茂,大家安静地聆听着,聆听着那一段屈辱的历史,都好似要把它刻进脑海,刻进心中。随后,李老师放了一段南京大屠杀资料视频。随着画面的深入,音乐的沉重,同学都犹如身临其境,深切的体会到了那种痛,那种耻辱。视频并没有那么长,然而当它放完时,大家脑海中却仍有一张张惨不忍睹的照片浮现,仍有一句句酸痛的话语回荡耳畔。接下来,李老师倡议大家为在大屠杀中死难的同胞默哀一分钟。最后,万校长致词。万校长呼吁全体同学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弘扬民族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振兴而奋斗。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更好沟通,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作为当代中小学生,怎能忘掉悲愤与屈辱的历史。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开第2页共4页创未来。我们要牢记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也要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我们热爱和平,更要努力维护和平。12再过几天就是12月13日了,这是让我们全中国人心痛的日子,七十七年前的那一天,发生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