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度学校二年级数学上期评价方案过程与方法能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数学思维的过程,能与他人沟通自己的思想、观点,能用数、式和图表等描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同意克服学习中困难,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决心,具有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评价重点关注本期的表内乘除法的意义,计算和解决问题;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能正确的操作测量等基础知识和技能;关注同学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观察、理解、分析、表达、制造等能力;关注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四评价方法以第一学段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目标为标准。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测,在活动中恰当的评估同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和掌握程度,考核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将考核结果与同学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相结合,综合确定为过关(优秀、良好和合格)与待过关,对于每项测评满分通过的同学颁以单项奖状给予鼓舞。评价要突出激励功能,对于考核待过关的同学实行“延迟评价”和“再次评价”的方式,尽量使其达到过关要求,树立学习的信心。方法(1)卷面测试与口头测试相结合,参考网络评价。(2)结合老师评价、同伴互评、亲子评价的多主体评价方式。(3)采纳“采纳满意得分制”,给予同学多次的考试机会,同学对成绩不满意,允许二次评价。(4)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委员会的成员,组织“家长志愿者”参加到期末测试冲关的活动,和老师一样,作为评委,对同学进行打分。全面参加到期末的评价工作中去。了解期末评价的操作,以及平常老师为同学进展所做出的努力。(5)在呈现评估结果时,采纳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主要采纳百分制或等级制的方式,不根据分数排名次。呈现方式各种测试卷和学习质量检测表等。第1页共6页五操作方式为了便于老师实际操作,把等级评定与百分制评分有机结合,对课堂教学实行等级评定法,把每项目标都分为“A、B、C、D”四个等级。为方便操作与划分,管理,老师对各项指标的每个等级,量化为分数。以例老师对同学的等级进行客观的划分,输入计算机量化管理。而对对同学与家长呈现等级,不根据分数排名次,充分肯定同学的进步和进展,并帮助同学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六考核内容设置及标准笔试1口算100道题,限时10分钟;统一笔试。2笔算8道题,限时15分钟;统一笔试。3解决问题5道;限时20分钟;统一笔试。面试1问答题考查收集信息能力和算理表达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口头列式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思考过程的表达能力。2辨析题让同学说出为什么这样列式?考察同学用加法意义和乘法意义和过程表述能力;能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数学思维的过程,能与他人沟通自己的思想、观点,能用数、式和图表等描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3动手操作会估测长度,会正确测量,并会用尺子画规定长度的线;能手操作实践的能力。积累1作业书写书面书写要端正、法律规范、清洁,网络作业能按时完成并及时订正。2学习习惯平常课堂观察评定习惯等级,包括课前准备、课中表现(课堂思考、倾听、发言)等。3单元测试各个单元的测试成绩和订正情况。七具体方案过程性评价主要内容与比例呈现方法操作流程策略方法日程安排数学积累20%课堂倾听10%同学课堂学习习惯红花星星累积同学互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组织同学反思本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引导同学客观地对自己和同桌进行评价。老第2页共6页师根据同学平常课堂的表现,进行观察,关注同学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形成初步印象,对在期末对每一个同学课堂行为习惯进行评价。针对“课前准备,倾听习惯,自控能力,积极思考,同桌合作。”进行评价。同桌互评每一项同学根据所得的课堂红花,星星,印章的数量进行互相评价,反思自己做得好的一项打勾。老师评价根据平常观察到的对同学的课堂发言,听讲进行评价。A每天自觉做好课前准备,课堂自控能力强,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表达清楚,能与同学有效合作。B每天能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比较专注,同意回答问题,会与同学合作。C常常能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有一段时间可以专注,能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