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单位海军政治学院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科学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只是适用于科学文化教育,也同样适用于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素质教育所揭示的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规律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同时,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是素质教育要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按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一、素质教育的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于官兵全面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始终把人的素质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素质教育认为,人的素质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具体素质构成的,如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人的素质是诸多具体素质的统一体,各种素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既可以相互促进,“一荣皆荣”,也可以相互促退,“一损俱损”。因此,素质教育赞同在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反对和排斥只注意某方面素质而轻视或放弃其它素质的做法。毫无疑问,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但官兵的素质也由多种具体素质构成的整体。大量事实证明,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思想政治素质,忽略了其它素质,就很难达到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如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一方面思想政治素质为学习科学文化提供精神动力,使官兵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解决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等等。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以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的,有些科学文化知识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有些科学文化知识是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辞书”,不掌握这些科学文化知识也就无法理解教育内容。如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学习掌握邓小平理论,真正做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就必须以上述诸方面的知识为基础,否则,将是不可思议的。这正如列宁所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同样,思想政治素质与其它素质之间的关系也大抵如此。基于上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扩大视野,拓宽教育领域,着眼于教育对象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培养“四有”新人上下功夫。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于培育“四有”新人上,首先要转变观念,即把提高政治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按照“四有”的要求,还应把提高教育对象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纪律素质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表面看,这只是教育内容的增加,但其实质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或者叫大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确立。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指向狭窄,内容单一的弊端。其次,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知识性,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进行科学、文化、历史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如,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时,就要学一些哲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时,就要学一些人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生价值的理论。这样融文化知识教育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既会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性、生动性,使官兵喜欢听,愿意学,又会对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再次,根据一些官兵文化层次的现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增加一些科学文化教育内容。如,对一些学历低的要补习文化课;对一些知识单一的要增加知识的种类,改变知识的构成;对一些学历较高的要加速新知识的学习,促进其知识不断更新。二、素质教育的挖潜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官兵的自我教育功能素质教育根据脑科学的发展,认为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而这种巨大的潜能往往是隐而不露的。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把这种潜能激活,使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进而有效地促进教育对象智能的迅速发展。同理,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总是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教育对象能动作用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