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课题成果申报区域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专注力的实践研究牡丹江路幼儿园林雅君(青年教师)指导老师:王瑛一、问题的提出我园的大部分幼儿在进入小班之前没有接受过幼稚园的教育,加之多数幼儿都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因此多数幼儿在行为习惯、学习活动中专注力等方面都较差。区域活动作为幼儿个别学习活动,给了幼儿更宽阔的学习空间。但是,在参加活动时他们很难坚持到底,有的东逛逛西逛逛,不停地更换活动项目;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情况更糟,几乎片刻不停,忙忙碌碌,被各种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虽然他们也有兴趣爱好,但对感兴趣之事也无法主动集中注意力。像这类孩子就具有注意力分散度较大的气质特点,应该及早给予帮助,否则就会影响学习,影响智力,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正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从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就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作家西塞罗说过:“任凭怎么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有所成就。”因此,专注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来说,对其一生都有良好的影响。专注是孩子需要培养的一种品格,它是一个人能高度集中于某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专注力的幼儿,做事效率高,自然很容易产生成就感、自信心,并且会给自己带来良好而持久的学习兴趣。这为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并为其终身学习和成就事业奠定基础。新教师课题成果申报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关键期,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如果我们能帮助他们养成专注的好习惯,将使孩子受益一生。同时利用幼儿乐于参与的区域活动这一特点,因此我们决定对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专注习惯进行培养与研究。关键词界定:专注力:在心理学的范畴上是指较长时间内仍把注意力保持集中在某一活动上的能力。专注力是幼儿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伴随幼儿终身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品质。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二、研究目标1、分析影响幼儿专注度的原因。2、在区域活动中,帮助幼儿逐渐养成专注学习的习惯,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三、研究内容1、分析影响幼儿在活动中缺乏专注力的原因。2、积极探索区域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专注力培养的指导策略。四、研究方法和过程设计: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并辅之以观察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等方法。研究对象:本园小班幼儿,共50名,平均年龄3—4岁。新教师课题成果申报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09.9-10):制定研究方案,并请指导教师进行指导、修正。2、实施阶段(2009.11-2010.5):首先,对幼儿整体专注力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观察了解,发现两个班级的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的专注力都普遍较差。通过调整改进区域环境和材料等,促进他们的专注力更好的发展。在研究培养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安静、简洁、温馨的环境;投放各种不同的材料,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兴趣和需要。3、总结阶段(2010.6):对研究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小结、整理并撰写出一篇研究报告。五、研究成果专注力是指较长时间内仍把注意力保持集中在某一活动上的能力,是幼儿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我控制发展的标志。三岁左右的幼儿喜欢我行我素,自我控制能力非常弱,做事情缺乏独立性,专注能力差,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他们任性有余而自控不足,执拗有余而坚持不足。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因其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充分的自主选择机会;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对满足幼儿个体化需求、个性潜能开发具有独特作用,是幼儿真正感兴趣、易投入、能持久、有发展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最能抓住幼儿的关注力与他们的兴趣。因此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对幼儿进行持久性、专注力的培养。新教师课题成果申报一、影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缺乏专注力的原因1、环境对幼儿专注力发展的影响蒙特梭利在她的教育观中谈到:“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教师的职责就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