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党工委班子总结2013年,县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壮大总量、集聚发展”战略思路,紧紧抓住国务院支持苏区振兴发展机遇,加强工作调度,落实工作责任,大力推动工业园区建设,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园区平台建设快速拓展2013年,工业园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6256万元,园区征地拆迁、主要路网、水电设施、绿化亮化设施等建设快速推进,园区创业环境不断优化。(一)征地拆迁难题强力突破。全力协助梅江镇、竹笮乡开展征地拆迁工作,今年完成工业园征地约4300亩,其中竹笮乡征地4000亩,梅江镇征地300亩,园区总面积从年初的不足6000亩达到10000亩。(二)大力推动“三通一平”。已完成轻纺服装产业园土地平整1291亩、电子产业园土地平整810亩、门业产业园土地平整730亩、文化创意产业园土地平整256亩、全年共完成土地平整3087亩。(三)园区路网建设快速推进。一是新中胜产业基地主干道“一横”道路、“二横”道路、“一纵”道路已建成通车,新中胜产业基地主框架已经形成。二是水东园区翠岗北路、昌发路、莲花北路建成通车,水东园区交通更加便捷。三是连接水东工业园与新中胜产业基地的潭丘大桥竣工通车,工业园“一园两区”格局已经形成。(四)园区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一是围绕企业建设做好供电、供水设施建设,改建了宝华山输电线线路、新建了三进公司供电专线、安装了昌发路主水管。二是加强路灯安装、维护和管理,新安装了翠岗北路路灯、八中门口路灯、阳都西路路灯,对原有路灯进行了维修。三是新建设了4个公交站台。四是支持八中做好学校建设,为八中募集建校资金30多万元。二、七大产业建设成效显著第1页共5页2013年,工业园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现有的工业基础,成功引进电子家电、门业、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抱团入园投资,共有24家企业签定入园投资协议,总投资12.78亿元。园区企业总数从2011年的53家增加到92家,投产企业从47家增加到63家;企业实际缴税6500万元,比2011年的3600万元增长了近一倍;园区主营业务收入从2011年的42亿元突破达到50多亿元,工业增速位居全市前列。(一)门业产业园发展势头迅猛。市调度重点项目、龙头企业龙树实业有限公司一期已建成投产;鑫腾木业、广峰门业、禹恒五金已经落地建设,预计将在2013年12月建成投产;爱尔美等19家已签订投资意向协议。(二)轻纺服装产业园建设效果明显。2013年,轻纺服装产业园有3家市调度重点项目、投资过亿元大项目同时落地建设,其中鸿业制衣有限公司、绿缘环保袋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易富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厂房已建成三层。(三)电子电器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市艾炜特电子有限公司年产1200万台lcd、led电源驱动电路板、年产50万台互联网液晶电视项目已建成3栋厂房,总面积近30000平方米;康汇电器已落地建设;顺德家电小区有12家企业已签订投资意向协议。(四)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已经启动。飞天工艺、小当家2家企业已经落地建设。三、投资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工业园作为决战两区的主战场,工作任务重,需要协调沟通的领域广,面对的服务对象多,为此,工业园管委会不断强化自身的服务职能,努力做到靠前服务、主动服务,把自己当做园区的“保姆”,一种形象对外,一个步调落实,切实为企业解决在建设、生产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一)破解企业招工瓶颈。成立了招工用工办公室为企业解决用工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专项措施,通过下乡招工、乡镇推荐用工、推广企业好的留工办法等多种形式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一年来共为园区企业招工4500多人,园区务工人员总数从2011年的6000多人达到10000多人。第2页共5页(二)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成立工投公司,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平台。在原有利用“银园保”项目为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基础上,管委会积极主动和建设银行协调沟通,并推出“助保贷”业务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一年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共为园区企业解决融资1亿多元。(三)协助办理企业证照。一是明确科室职能,专门有服务科负责协助企业办理相关证照。在企业办理证照的过程中,全程陪同企业到各个部门办理各种手续。二是召开部门协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