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河南商专党委2009年以来,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我校党委坚持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化解制约学校发展突出问题的突破口,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先后3次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方式选拔任用47名处科级干部,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科学制定方案,确保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由于种种原因,前几年我校中层干部交流较少,在新校区建设搬迁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干部群众中对干部人事工作存有负面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发展。2008年新班子成立后,经过摸底调研、认真分析,针对干部队伍存在的年龄老化、素质不高、流动不足等问题,把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作为解决学校干部工作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党委坚持把公选当做一种导向,通过宣传引导,让每位干部懂得应该想什么、学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让广大师生明白学校要选什么样的干部、怎样选干部、大家应当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让大家知道这不是走过场,就是要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切实把那些政治坚定、人品和能力经得起实践考验、广大师生认1可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竞岗方案,每次干部公选之前,学校党委都要召开专门会议,根据不同岗位性质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力求借鉴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真正考出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2009年7月和11月份的教学和党政部门管理岗位干部的公选中,我们在笔试和面试环节中做文章,突出了对政治理论素养和全面管理知识的要求。2010年6月的后勤服务岗位干部公选中,着重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要求,加强民主测评和考察环节设计,在评委设臵上做文章,安排大量的教学部门负责人做面试评委,让服务对象为服务人员打分,把现场表现同平时工作结合,提高了面试效果。科学设计笔试和面试题,坚持少出知识性的题目,多出联系学校实际、岗位实际的题目,引导竞岗干部关心学校工作,加强业务学习,这样既选出了关心学校、关心集体的好同志、有心人,又突出了不同人员的对比性和不同岗位的专业指向性,提高了甄别效果。二、坚持公开透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公选的前提是“公”字,必须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来选人用人。我们坚持把干部公选工作臵于“阳光”下,做到“四公两严”。“四公”一是公开选拔目标与标准。每次公选干部前,党委主要领导都要亲自召开动员会,将公选的背景、目的、程序、岗位职数、计分办法等,向各党总支、直属党2支部书记进行说明,并要求层层广泛传达;组织部门提前下发文件,并公开挂到网页上,做到了人人皆知。二是公平设臵评委。为提高公选效果,我们根据竞聘岗位的不同,抽调不同的面试评委,并特别注意评委人选的保密,均是在面试前一小时内才确定人数与人选。三是公开出题范围。明确发布出题指导性范围。我们设计的面试题目紧贴学校实际、形式多样,考题内容大多是刚刚发生在学校内部需要人们关注、思考和解决的事情,甚至有些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既增强了对考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考察,又让考生有话可说、大家感觉亲近,结果严肃紧张的考试选拔过程变成了全体在场人员轻松愉快、喜闻乐见的参与过程和学习提高过程。连一些面试评委都说,几个小时的面试感觉过得很快,总是等待着知道下一位考生会抽到什么样有趣的题目。四是及时公布结果。始终坚持评委现场打分、现场公布评分结果及得分名次。有不少人说,原来以为不会当场公布结果,以为领导会幕后操作,结果却是很公开、很透明。两严是严肃严谨,在公选过程上下功夫,对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每个细节都细致对待。主要领导对公选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监督指导,避免疏忽和失误。2009年7月公选中层副职时,省委组织部和省高校工委的几位处级领导亲临指导并担任评委,更提升了我们公选工作的严肃性和严谨性。通过组织几次干部公选活动,彻底扭转了广大干部师生3对校领导和组工干部的评价,学校的集体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2009年度干部考核中,学校主要领导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