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消毒和隔离制度为了认真加强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保障广大学生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在学校的暴发和流行,对患传染病的学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学校传染病消毒和隔离制度如下:一、学校消毒隔离工作在校医指导下进行,接受卫生部门的业务指导和检查。二、消毒工作应在无学生在场的条件下进行,防止刺激呼吸道和皮肤粘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学生进入教室前应打开门窗通风至少20分钟。三、做好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的消毒工作,地面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桌椅、门把手、楼梯扶手等擦拭消毒(有效含氯量500mg/l),或用2%过氧乙酸溶液对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消毒。班级消毒要有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要重点消毒,增加消毒次数。四、寝室勤洗晒衣被,地面过氧乙酸消毒。五、体温表用75%酒精擦拭消毒。六、教室、寝室、办公室等场所每日坚持通风,利用课间休息,每次通风至少1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七、学校发现传染病人后立即让其隔离治疗,隔离时间以医学观察日为准,病愈后要有医院传染病科医生证明,由校医检查后方可返校上课。八、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在该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内要与其他班级学生相对隔离,停止去公用教室上课,禁止与其他学生共同用餐、共同游戏和活动。九、传染病流行期间学校应尽量减少集体活动。十、学校应认真落实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并按要求做好记录。第二篇:学校传染病消毒和隔离制度学校传染病消毒和隔离制度为了认真加强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保障广大学生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在学校暴发和流行,对患传染病的学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学校传染病消毒和隔离制度如下:一、学校消毒隔离工作在疫情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进行,接受卫生部门的业务指导和检查。二、消毒工作应在无学生在场的条件下进行,防止刺激呼吸道和皮肤粘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学生入内前应打开门窗通风至少20分钟。三、做好教室、食堂、厕所、办公室、游戏室的消毒工作,地面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桌椅、门把手、楼梯扶手等擦拭消毒(有效含氯量500mg/l),或用2%过氧乙酸溶液对等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消毒。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要重点消毒,增加消毒次数。四、寝室勤洗晒衣被,地面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有效含氯量500mg/l)。五、体温表用有效含氯量5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或用75%酒精擦拭消毒。六、教室、寝室、办公室等场所每日坚持通风,利用课间休息,每次通风至少1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请新。七、学校发现传染病人后立即让其隔离治疗,隔离时间以医学观察日为准,病愈后要有医院传染病科医生证明,由校春季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签字后方可返校上课。八、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在该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内要与其他班级学生相对隔离,停止去公用教室上课,禁止与其他学生共同活动。九、传染病流行期间学校应尽量减少集体活动。十、学校应认真落实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并做好记录。年月日第三篇:学校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学校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为加强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结合学习实际,制定本制度。一、认真学习消毒隔离知识,掌握常用消毒方法及个人卫生安全防护知识。二、做好校医室医疗物品的消毒工作,并做好消毒记录。三、校内一旦发生传染病或疑似病例后,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对班级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四、传染病爆发后,配合疾控中心人员进行终末消毒。五、对工作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要按相关规定处理。六、消毒方法要科学有效。消毒方法应首选物理消毒法,采用化学消毒剂方法时,要注意选择合格的消毒剂;选择消毒剂前阅读说明书及消毒剂的使用范围。七、使用紫外线和化学消毒剂时室内不能留人。八、学校应备有隔离室,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人,立即隔离;对于暂时无法离校的疑似病人安置于隔离室,及时与家长联系。九、隔离时间以医学观察日为准,病愈后方可进教室上课。十、重大疫情发生,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