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履行首都职责使命要把握“三个适应”[合集五篇]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要把握三个关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阶层、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不断变化,统战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做好基层统战工作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基层统战工作要围绕提升地位、发挥作用、激发活力三个重点,强化工作认识、拓展工作层面、提高工作水平。一、坚持重心下移,提升基层统战工作地位当前,各种社会问题和利益诉求大多发生在基层,涉及方方面面的统战成员。而基层统战干部与统战对象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对统战成员的情况了解最真实、最便捷。只有坚持重心下移,提升基层统战工作地位,才能夯实统战工作基础,确保统战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是要营造氛围。要坚持把统战理论政策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宣传部门的年度宣传计划,纳入党校教学任务,全面培训统战知识,及时反映统战动态,积极交流统战经验,为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要狠抓统战宣传,利用新闻媒体、理论征文、知识竞赛、联谊活动等方式,宣传统战工作政策,展示统战工作成绩,寓教于乐、寓教于行,让社会各界知晓统战、理解统战、支持统战,不断增强统战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二是要树立权威。基层党委要把统战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做到与其他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不断提升统战工作地位。要大力支持统战部门充分行使职权,切实保障统战部门在推荐政协委员和非党干部时的自主权,让统战部门讲得起话、做得了主,不断树立统战工作权威。如,我们坚持把统战部门作为“非党干部的组织部”,在党外干部的推荐、提拔时,事先征求统战部门意见,并由组织部门联合统战部门考察、推荐,较好地树立了统战工作的权威。三是要强化保障。要强化领导保障,主要领导不仅要认真研究统战工作、过问统战工作,还要亲自参与统战工作,以实际行动了解统战、重视统战、支持统战。要加大对统战部门人员编制、经费预算、干部使用等方面的倾斜力度,为统战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我们坚持把统战工作纳入党委的目标考核体系,强化党委一把手抓统战工作的责任,并在统战人员配备和党外干部使用方面给予优先考虑。2009年,我们共提拔交流了12名党外干部,确保了13个乡镇场办班子成员党外干部配备率达到100%,无形中提升了统战工作的地位。二、坚持服务大局,发挥基层统战工作作用当前,统一战线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文化等许多社会领域,从城市延伸到乡镇,团结的范围更广,工作的领域更大,这为基层统战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基层统战工作要明确职责,抓住关键,积极作为,切实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发挥“连通器”的作用,增进团结统一。统战工作在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基层统战部门要突出“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密切联系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党派、不同团体、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将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我们通过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统战政策,帮助统战成员解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上学难等实际问题;以“五心五讲”谈心活动为载体,加强与党外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知识分子的沟通交流,形成了党与党外人士亲密团结、真诚合作、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二是发挥“助推器”的作用,推进科学发展。经济工作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也是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基层统战工作要把服务发展的成效作为检验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推动科学决策、招商引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搭建和完善好统一战线成员献计科学发展、非公经济人士投身科学发展、海外人士参与科学发展、党外知识分子助推科学发展、民族宗教人士促进科学发展五大平台,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统战对象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我们通过深入开展“千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24家企业与村结对帮扶,解决农民就业1.2万人,企业实现利税1.3亿元,捐赠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