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各位委员,同志们: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决策部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之际,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中共武汉市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全体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致以诚挚问候!时节如流,奋斗如歌。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武汉来说极其艰难、极不平凡、极为难忘。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下,全市上下不畏艰险、不惧生死、绝地反击、历经磨难,战疫、战汛、疫后重振一仗接着一仗打,仗仗打得精彩圆满,夺取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交出了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面对百年未遇的病魔疫情,我们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全力夺取武汉保卫战决定性成果。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23245”的防疫思路,打响了气吞山河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阻断了疫情。我们用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每个生命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一个月内新增6万多张床位,和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从刚出生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都全力救治,先后救治80岁以上老人3600多名,最大的年龄达到108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我们用“隔一座城、护一国人”体现责任担当。果断采取史无前例的“封城”举措,严格落实“五个百分之百”的防控举措,实施最严格的封闭管理,3天完成421万户拉网式大排查、建起422公里“生命长城”,坚决阻断社区疫情传播。我们用因时因势、精准施策探索抗疫经验。大规模建设方舱医院、实行分类救治梯次转运、集中开展千万人次核酸大检测、强化多点触发预警、坚持人物地同防,连续8个月无新发本土病例,武汉成为最安全的城市。我们用不屈不挠、共同坚守展现英雄形象。全市人民识大体、顾大局,彰显了压不垮、打不烂的英雄气概,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家国情怀。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以危难时刻爆发出的不屈力量,成为中国抗疫斗争的精神坐标。面对前所未有的重振困难,我们分类施策、搏杀冲刺,奋力推动经济发展强劲复苏。在一季度遭受重创的情况下,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从一季度下降40.5%恢复到全年下降4.7%,经济总量重回全国城市前十,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坚持降成本、优服务,努力让企业活下来,累计减税降费1500多亿元,市场主体达到141.3万户、增长8.6%。坚持优环境、促发展,努力让企业留下来。对标一流优化营商环境,300多家国内外500强企业来汉洽谈,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9300亿元、增长6.7%,开工过亿元项目570个、总投资额达到1.1万亿元,抗疫主战场成为企业的投资热土。我们坚持调结构、抓创新,努力让企业强起来。实施院士专家引领高端产业发展计划,聚焦壮大“965”产业集群,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842家,东湖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武汉经济以强大的韧性和蓬勃的生机,被誉为疫后重振的“风向标”。面对疫情暴露的短板弱项,我们主动作为、固本强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武汉的必答题,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系统推进“八大工程”,努力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着力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实施125个重点项目,深化防治一体化改革,加快形成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医疗急救圈,打造更高水平的健康武汉。着力创新基层治理,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开展社区书记事业岗试点,提升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实施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用心用情、服务为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教育、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