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工作领导讲话稿产业化创新基地、磷化工煤化工产业化创新基地、装备制造业产业化创新基地建设,组织实施10~15项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讨论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依托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建设和认定5~8个研发试验基地。围绕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高耗能企业,组织实施5~8项节能减排重点示范工程和重点节能新产品开发项目,加快节能减排重大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二是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翻番工程,大幅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认定工作,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新遴选20户企业开展省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三是推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第二期建设。启动实施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应用基础讨论、新产品研发、现代化生产、创新型企业(工业园区)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六大推动工程,认定20个左右云药之乡,重点支持一批重要药材品种法律规范化种植、重大新药研发、关键生产加工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项目,推动我省中药、民族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二)支撑农业农村经济进展围绕建设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创新基地和建设全国最大木本油料基地等目标,积极推动以木本油料、坚果和生物质能源为重点的林产业科技工作。稳步推动畜牧产业科技引领和支撑工作,深化推动20户畜牧企业科技重点项目的实施。加强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及加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创建粮食作物高产示范区50万亩。围绕国家花卉星火产业带建设规划和花卉产业创新基地建设目标,稳步提升花卉产业基地建设,实现花卉产业产值超200亿元。继续推动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确保六个一目标的实现。认定10个左右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60~80个省级科技型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探究农村科技信息化等综合服务工作的新机制。(三)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改善民生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人口与健康、环境资源、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进展等社会进展领域的民生科技工作。加强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常见多发病和地方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的综合讨论与应用。开展滇池、洱海、阳宗海为重点的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和自动监测预警。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工作。强化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安、城市智能交通、绿色建筑等技术的讨论与应用。引导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进展,推动国家及省级可持续进展实验区建设。(四)扩大科技合作开放与沟通积极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进展变化,继续稳步推动与发达国家开展的高水平科技合作,努力加强和拓展与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合作与沟通,积极开展以引进技术、12人才、动植物品种资源为重点的国际科技合作与沟通活动,实施一批以开拓国际市场为目的、向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输出科技成果和产品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企业为主体,依托省外大院名校,以其先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到我省为核心,大力开展省院省校合作、滇沪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国内科技合作。推动我省与中科院继续开展新一轮的全面合作。办好第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中国东盟科技论坛和2024年大院名校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五)争取国家部委支持落实部省会商工作制度,围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云南省兴边富民科技工作、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等会协商题,凝练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积极争取科技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支持。继续抓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的组织实施,吸引和集聚全国科技力量,围绕我省经济、社会、科技进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基础讨论。(六)强化科技投融资工作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投入面临巨大压力,停止投入、放弃研发,无异于慢性自杀。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全面推动科技金融结合,讨论提出科技金融结合的政策、措施,引导开发性金融贷款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加大贷款贴息力度,鼓舞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科技项目。加快科技投融资担保平台的建设,建立风险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