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生命科学试卷2020年1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l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人类流感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属于包膜病毒,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编号①表示的化合物是A.RNAB.多糖C.磷脂D.蛋白质2.图2表示某化学键的结构式,则含有该键的化合物可能是A.ATPB.抗体C.DNAD.磷脂3.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Na+浓度B.K+浓度C.渗透压D.O2浓度4.大兴安岭是我国保存较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通过样方法可以调查该处的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境多样性D.基因多样性图1①图25.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表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Ⅰ的浓度最低B.Ⅱ的浓度较Ⅲ低C.Ⅳ的浓度最高D.Ⅳ可能是蒸馏水6.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CH4N2O)分解为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但分解产物CO2不能为该菌提供营养。下列关于配置分离这一菌种的选择培养基成分符合要求的是A.仅尿素B.尿素+葡萄糖C.仅葡萄糖D.牛肉膏蛋白胨7.某细胞在G1期核内的DNA分子数为8个。正常情况下,该细胞经过2次有丝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为A.4条B.8条C.16条D.2条8.图3为人体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3所示反应发生在线粒体中B.循环M能产生H+和CO2C.物质P是二碳化合物D.物质R是碳链9.用“×”表示“无”,“√”表示“有”。下列关于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B.C.D.溶液质量变化率I+8%II-6%III-4%IV0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PQM图3乳酸发酵酒精发酵产生CO2√√合成ATP××乳酸发酵酒精发酵产生CO2√×合成ATP×√乳酸发酵酒精发酵产生CO2×√合成ATP√×乳酸发酵酒精发酵产生CO2×√合成ATP√√表110.用不同浓度的某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图4。其中1、2、3、4分别是培养环境中生长素浓度为a、b、c、和0的生根数量。下列叙述与该实验不相符的是A.各组插条数量应相等B.c可能小于bC.b可能小于aD.组别4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11.酪氨酸的密码子是UAC,ABL基因某条链的序列由TAC(编码酪氨酸)突变为TGC导致某种遗传病。推测病变基因在这一位点编码的氨基酸应该是A.半胱氨酸(密码子UGC)B.苏氨酸(密码子ACG)C.酪氨酸(密码子UAC)D.缬氨酸(密码子GUA)12.图5示基因型为Aa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出现的模式图。根据图示判断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出现A.A与a移向两极B.A与A移向两极C.a与a移向两极D.A与a移向同极13.若一条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则位于该染色体上的基因M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缺失B.变为基因mC.重复出现D.置换到该染色体的另一位置14.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图4实验组别4321插条平均生根数图5A.①→④B.②→③C.③→②D.④→①15.当人体失血过多,动脉血压突然降低,在这种应急状态下人体出现的反应是A.副交感神经兴奋,心排血量增加B.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C.副交感神经兴奋,血管舒张D.交感神经抑制,心排血量增加16.图6为健康人餐后血糖变化曲线,其中a点时体内的激素分泌状况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均减少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均增加C.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17.结核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人体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卡介苗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抗原,会被致敏T细胞裂解B.注射卡介苗的作用是刺激人体内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