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难场所安全疏散场地一、安全疏散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灾难性事件表明:城市公共场所,尤其是人群聚集场所,其风险类型多、风险隐患大,事故一旦发生,如果不能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事故后果往往更加具有灾难性。洛阳东都商厦“12.25”火灾2000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这次事故造成309人死亡(其中男性135人,女性174人),7人受伤(其中男性2人,女性5人)。唯一逃生出口仅有少数人员从此通道逃到三楼楼梯平台处获救(如右图)北京蓝极速网吧火灾2002年6月16日凌晨2时40分左右,北京市海淀区一非法营业的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由于该网吧属于非法营业,为了逃避相关部门的检查,事发当晚,网吧里唯一的出口被锁住,就连窗户也被铁栏杆封住,这导致了当时上网的人无路可逃,最终酿成24人死亡,12人重伤,而且死伤的几乎全是附近大学的在校学生。网吧通道和门都被封堵锁住内蒙古丰镇伤亡事故2002年9月23日晚,当一切巧合汇集到一起的时候,一出本不应该发生的惨剧降临到了内蒙古丰镇市第二中学。晚上7点补课结束后,1500多名学生在没有任何照明的情况下从该校教学楼东西两个楼道口下楼。五六分钟后,西楼道与地面相连的一段楼梯护栏突然坍塌,由于没有灯光再加上楼道内拥挤,致使下楼至此的学生不断摔下楼梯,最终酿成21人死亡、47人受伤的惨剧。(二)室内安全疏散与避难设施•一般来讲,建筑物安全疏散设施有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及辅助救生设施等。•对超高层建筑还需设置避难层和直升飞机停机坪等。安全疏散设施之一外窗乙级防火门封闭楼梯间平面示意图安全疏散设施之二走道防火门阳台带阳台的防烟楼梯间安全疏散设施之三送风口排风口防火门防火门带封闭前室的防烟楼梯间(不靠外墙)安全疏散设施之四防火门防火门走道带封闭前室的防烟楼梯间(靠外墙)安全疏散标志安全避难设施避难层:在超高层建筑中设置的,专供人员在发生火灾时临时避难的楼层。避难间:建筑物中作为避难使用的几个房间。避难层(间)与楼梯间的联结形式避难层M1M2避难层疏散楼梯分隔示意图继续疏散人流进入人流避难区其它避难设施1、避难桥分别安装在两座高层建筑相距较近的屋顶或外墙窗洞处,将两者连接起来,形成安全疏散的通道。2、避难扶梯安装在外墙上,有固定和半固定式。3、避难袋一种辅助疏散设施。4、缓降器操作简单,下滑平稳。(三)室外开放的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是国际社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也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地震、火灾、爆炸、洪水、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三)室外开放的避难场所(三)室外开放的避难场所•我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元大都遗址公园内的应急避难指示装置(三)室外开放的避难场所•天津市市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在全市确定了第一批25个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目前在和平区中心公园、河西区银河广场及南开区长虹公园首批设立的3处应急避难场所周边道路投入使用。(四)安全疏散时间确定(四)安全疏散时间确定•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是指从开始着火至火灾发展到临界条件的时间。火灾中人员的危险临界条件的判定可参照有关标准。人员安全的判据主要分为:热烟层高度和热辐射两项指标,或者热辐射量、对流热度、烟气毒性和烟气能见度四项指标。•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是指需要疏散的人员自疏散开始到疏散结束所需要的时间,是火灾探测报警时间、人员运动准备时间与运动时间之和。火灾探测报警时间是指从起火以后到火灾探测系统开始报警的时间。人员运动准备时间是指火灾警报启动以后建筑物内人员开始向出口逃生之前的准备时间。运动时间是建筑物内人员从开始疏散到到达安全位置所需的时间,受疏散设施条件,人员的密集程度,室内装修材料等的限制。(四)安全疏散时间确定(1)疏散设施条件楼梯的形式是影响疏散行动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疏散走道的宽窄、弯直、门的宽窄等对疏散时间均有影响,疏散走道地面的粗糙度对时间也有影响。(2)人员的密集程度若楼内人员密度低,居室之间没有联系,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