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医院急诊科管理主讲教师:罗锴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目标:1、理解医院急诊科的设置与配备2、分析应用急诊科的管理方式急诊科(室)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场所,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加强急诊科管理是提高救护质量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现代急诊急救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可行的制度,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现代的管理技术及方法指导实践,以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救护目标。概述第一节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一、急诊科的任务(一)急诊:接受各种来源的急症危重患者。急诊病人到达医院后,首先由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分诊及观察。其后按病人具体情况决定出院、转入相应科室、各专科重症监护病房或综合性危重病监护病房。(二)急救:现场急救多为心脏骤停或创伤患者,应做好组织工作,并要求急救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技术。(三)培训:对救护人员进行培训。急诊专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反映急诊科的工作职责及专业人员应掌握的技能。(四)科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二、急诊科的设置采取哪一种方式,主要根据卫生部1984年下达的卫医司字第36号文《关于发布<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以及1994年下达的卫医发第30号文《关于下发<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提出的要求办理,一般一级医院设急救室,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急诊科。一类是急诊工作作为医院门诊的一部分另一类就是独立于门诊部的急诊科(一)急诊科的设置有两种:(二)建筑要求:1.急诊科(室)应独立或相对独立成区,位于医院的一侧或前部,作为区域急救中心的三级医院应建立独立的急诊工作区或急诊楼。2.急诊科(室)应有单独出入口,运送病人的车辆可直接到达急诊科(室)或抢救室门前。3.急诊科(室)应有标志和路标,其标志应醒目,路标应准确,二者均应昼夜可见。(三)科室设置:医院急诊科(室)设置应与其任务、功能、规模相适应。一级医院设急诊室,二、三级医院独立设置急诊科。急诊科为一级临床科室。急诊科的设置(一)基础设施与布局预检分诊室——急诊病人就诊第一站预检员:有经验的护士任务:分诊和挂号,快速疏导病人进入抢救室或者各专科诊断室,合理调配医护人员。设备:急诊诊断室注意:儿科诊断室应与成人急诊室分开,设置单独出口,以防交叉感染(一)基础设施与布局急诊抢救室配置要求:单间面积≥50㎡,门高大,设有抢救设备,物品,急救药物。抢救床1-3张。治疗室包括准备室、注射室、急诊输液室清创缝合室紧靠外科诊断室,设有诊查床、清创台。重症监护室4-6张监护床,专职护理人员,床边设备等(一)基础设施与布局观察室收治对象:暂时不能确诊,病情危重,或抢救后需作进一步住院治疗的病人配置:观察床一般为30张左右观察要求:一般留观24小时,原则上3-5天内离院、转院或收住院。隔离室一旦发现可疑传染病,立即隔离,通知专科医生会诊,确诊后转送,并注意消毒和病情报告(二)辅助设施与布局辅助科室包括:急诊挂号室、收费室、药房、化验室、放射科等。辅助科室也应该在急诊区域内。一级医院急诊科室设置一级医院急诊室:序号内容设置要求甲等乙等丙等(1)急诊诊断室必备必备内科诊断室必备可选外科诊断室必备可选(2)抢救室必备必备必备(3)治疗室必备必备必备(4)处置室必备必备必备(5)急诊手术室必备可选(6)ICU(床位1~2张)必备可选(7)隔离室必备必备必备(8)观察室(床位6~10张)必备必备必备二、三级医院急诊科室设置二、三级医院急诊科:序号内部设置要求甲等乙等丙等(1)分诊室/台必备必备可选(2)急诊诊断室内科诊断室必备必备必备外科诊断室必备必备必备(3)抢救室必备必备必备(4)处置室必备必备必备(5)治疗室必备必备必备(6)急诊手术室必备必备必备(7)ICU(床位2~4张)必备必备必备(8)隔离室必备必备必备(9)观察室(床位10~20张)必备必备必备(10)综合功能检查室必备可选(含化验、心电、X线、B超检查等)(三)急救绿色通道概念:急救绿色通道即急救绿色生命安全通道,是指对危急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的原则,医疗相关手续按情补办。1、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