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城域双向有线数字电视网焦方性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专家理事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有线电视分会专家组组长1整体思路1.1基本要求1.1.1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文件是建设有线电视网的根本大纲1.1.1.1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3月14日,十届四次人大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五章积极推进信息化,第三节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全文如下:“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加快发展宽带用户接入网,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建设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于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商业化应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为了利于贯彻执行,必须首先正确理解。以下仅是个人的理解,可能会有偏差,应以人大的解释为准。纲要中总共提到四种网络:1宽带通信网;移动通信网;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于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下一代互联网。纲要中对各种网络的统一要求是:三网融合、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纲要确定了有线电视在信息基础设施中的地位,同时指明了发展方向。三网融合。从强调建设现有三种有线网络、一种无线网络来看,显然不是指这些物理网络的三网合一,而是指在各种网络中,数据、声音、电视三种业务的融合;互联互通。显然是指要打破各种物理网络之间的相互封闭状态。有线电视网要做到互联互通,必须做到网络双向化、信号数字化。同时,协议基于IP、编码采用和其他网络相容的方式;资源共享。显然是强调充分发挥各种媒体资源的社会效益。有线电视网,既可以使用其他网络的数据、声音资源,也可以把自己的电视资源提供给其他网络。当然,都应该是监管下的市场化运作。1.1.1.2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1号文件根据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2008年1号文件《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主要内容如下:“以有线数字电视为切入点,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推进“三网融合”,”“大力推进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升级改造,”“有线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包括机顶盒和一体机)实行机卡分离技术体制(即数字电视接收终端与条件接收模块完全分离)。”国务院办公厅08年1号文件,对“三网融合、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国策,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对有线数字电视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参与竞争,努力生存和发展。1.1.1.3科技部与广电总局2008年12月4日协议2008年12月4日,科技部与广电总局,签订了《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自主创新合作协议书》。内容包括:联合行动、项目安排、组织架构、资源整合、技术开发、示范试验、工程建设和产业联盟等。主要目标: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体系,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开发成套装备,建设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示范网,预计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使之成为以“三网融合”为基本特征、满足现代数字媒体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发展需求的新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由广电系统主导,预计用10年时间建成,核心传输带宽超过1Tbps、每户接入带宽超过60Mbps。31.1.1.4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关键时期。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确定合理、先进、适用的技术路线,促进网络建设、业务应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