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法则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自身具有安全性,虽然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状况下也不会导致事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虽然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自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故障—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临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系统原理动态有关性原则运动和发展、联络又制约、静止不发生事故整分合原则整体下分工、分工上综合反馈原则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封闭原则持续封闭回路、互相制约的回路人本原理动力原则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物质、精神、信息)动力能级原则根据单位和个人的能量大小安排工作鼓励原则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工作动力(内在、外部、工作吸引)行为原则行为规律、需要→动机→行为→目的→满足防止原理偶尔损失原则事故后果随机、同类事故不一定相似后果、偶尔性因果关系原则诱发原因在、发生是必然、时间上或迟或早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本质安全化原则主线上消除事故发生也许性、可应用于建设项目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安全工作放首位、矛盾时安全为主、其他工作服从安全监督原则法律法规贯彻、明确安全生产监督职责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人100%)轨迹交叉理论(人50%物50%)系统安全理论(物100%观点)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辨别)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技术措施)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现代因果连锁理论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系统安全理论1.变化了人们只重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视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老式观念,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原因。3.不也许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既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4.由于人的认知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虽然认知了既有的危险源,也会出现新的。安全工作的目的就是控制危险源,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万一发生,把伤害和损失程度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一句话考点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综合治理2.“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3.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工作体制。国家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是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是国家监管和地方监管;政府与企业之间,是政府监管与企业管理。安全生产原则化一般原则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原则化工作,应遵照“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企业主体责任。以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关键,建立安全生产原则化管理体系,实现全员参与,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改善安全生产工作,不停提高安全生产绩效,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教育培训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的内容。企业的新人入厂(矿)从业人员上岗前应通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课时和内容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从业人员在企业内部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重新进行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教育培训。外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保留记录。重要内容包括:外来人员入厂(矿)有关安全规定、也许接触到的危害原因、所从事作业的安全规定、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知识等。企业应对进入企业检查、参观、学习等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重要内容包括:安全规定、也许接触到的危险有害原因、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知识等。作业安全企业应对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危险场所动火作业、有(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爆破作业、封道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实行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