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后感欣赏梅洪建老师有三处:欣赏梅老师的质疑。其一,我们其实做不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二,班主任的作用没那么大。前一句话早有专家论述过,但没有梅老师说的理性与现实。或许,给教师如此高的称号,不过是一种寄托。但这种寄托也让许多人对教师给予了过高的要求,而教师不堪重负,那我们何必带着光环,流着眼泪。后一句话,实是给班主任敲了个警钟,希望班主任正视自己的作用。梅老师用一系列科学的数据分析,告诉我们,班主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的作用至多只占了2.5%的作用。这样的阐述,并不是否定班主任的作用。我们看一个人的文字,一个人的推理,总是要最终明白些什么。梅老师想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真实作用,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只不过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个过客,而我们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培育与发展。如果过于看重自己的作用,往往会自以为是地,主观地去判断,去决定,而结果是,我们滞后了孩子的成长,甚至伤害了孩子。梅老师说,学生的成长是教育的落脚点。一切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服务,但教师非职业化的行为,却是往往造成教育的悲剧的原因。所以,一名优秀的教师,既要有宗教般的教育情怀,又要有科学的教育精神。如果仅仅拥有对学生的关爱,那是远远不够的。你的专业知识,你的教育智慧,你对不同年段学生心理成长特点的了解,你对教育本质的认知,都决定了你能否胜任这一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教师必须终身学习的原因,时代在变,孩子在变。如果我们依然用旧的认识面对新的发展,结果只有一个,未成人师,却已误人子弟。欣赏梅老师班级理念的四个支点。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有他育人的理念支撑,更有他理念背后的行动锦囊。本书的主体就是梅老师向我们介绍他的班级理念下的四个支点。即:班级委员会制度;多方借力;科学地给学生力量;小本子。我试图用简炼的话语来概括这几个方面。班级委员会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喜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成立了一种适合学生最优化发展的新式平台。而这个平台,第1页共10页就是能让孩子们动起来的平台,让他们有事做,让他们在各具特色的活动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认识自己。而这种动,正是可以让孩子取得进步,获得赞许,赢得尊严,从而激活了灵魂的动。小小班委会,却是学生大舞台。班委会有一系列的运行策略,通过梅老师的介绍,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班级内几个班委会蓬勃发展而促进整个班级共同前行的势态。多方借力,则是班主任老师向家长,向科任教师,向领导,多方借力。当班主任清晰自己的本位,就会懂得,借力才可能实现教育的全方位与最优化。这也是当班主任,当前的学校发展最需要借鉴的一面。一个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靠学校,如何让家庭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如何让我们的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这应该是我们学校与每位班主任研究的课题。你看,梅老师与家长成为了朋友,什么原因,我认为,梅老师放低了姿态,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带着对孩子的关注与爱,任何一个家长不可能不喜欢这样的老师朋友。梅老师借力于家长,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的中,参与到孩子们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梅老师借力于科任教师,用“五人”策略团结了全体科任教师;梅老师通过班报给班级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借力平台,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班级励志教程》和班会课,无疑是梅老师向孩子传递能量和动力的主渠道。梅老师和我们分享的几篇文章和班会课的案例,让我看的是热血沸腾。梅老师哪里找来这么多好的东西。真是令我佩服。梅老师认为,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是一个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认为,值得做班主任的,做德育的老师思考。此外,还有小本子,是梅老师与孩子们沟通最美妙的方式。拉近了心的距离,锻炼了学生的文笔,解压了孩子们不被理解的心灵。实际,小本子,我也曾与我的学生开展过,的确感受其间的不少谈话教育所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小本子之效益的发挥,也源于班主任在教育中的站位,还有文字功夫,还有何种心态,还有是否坚持……欣赏梅老师实事求是的精神。梅老师的确取得了成功,创造了一个奇迹。以一个差班却百分之百考入本科,而好班都未第2页共10页做到的这样的事实,证明了他“培育-发展”理念指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