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学习感想前言这个时代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你努力,但你不在风口上。你聪明,但你不在潮流中。知道趋势,意味着已经胜利在望。凯文·凯利,人们常亲切称为“kk”,是《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kk被看做是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也有人称之为“游侠”。在《必然》这本书中,他介绍了“新物种的基因特征、所思所想、行为规则和未来走向。”可以说,他预言了未来30年哪些领域会出现重大的财富机会。那么,什么是“必然”呢。百度百科这样写道,必然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古人在评价《易经》这本书的时候这样说的,“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句话也可以运用到人生的哲理中,即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那么,我们所向往的未来有没有什么是必然的呢。凯文o凯利说,有。我们常说,人类是万物灵长,是世界的主人。可是,假如科技才是主人,人类只是科技用来达成目标的手段呢。哥白尼用“日心说”告诉我们,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达尔文用“进化论”告诉我们,人不过是猴子变的;弗洛伊德用《梦的解析》告诉我们,潜意识才是人的主人。这一次,凯文o凯利用《必然》告诉我们,科技本身是一个物种和微生物、植物、动物一样。而我们人类,只是喂养它长大的仆役而已。他归纳总结出了十二个动词,也是十二个持续动作,每一个都是一种正在发生的趋势。这些趋势,就是“必然”。这十二个词是:形成(becoming);知化(cognifying);流动(flowing);屏读(screening);使用(accessing);共享(sharing);过滤(filtering);重第1页共11页混(remixing);互动(interacting);追踪(tracking);提问(questioning);开始(beginning)。虽然书中对每个动词的论述都独立成章,但这些动词并非独自运作。相反,它们是紧密相连、高度叠加的力量,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很难只论其一,不及其他。它们能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凯文o凯利还预测了往后30年互联网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他告诉我们,互联网的世界才刚刚形成,我们只是站在起点之上。事实是,仅仅“起点”上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就已经让我们应接不暇了,再起跑起飞我们怎么跟得上呢。每当家里的长辈拿着手机进行视频聊天的时候,80多岁的姥姥就会感慨,现在的科技真发达啊。同样的,我妈面对网购、花样百出的各种app完全是“科盲”。这种代沟,都是由不断革新的科技革命引起的。可以想象,我们和下一代也必将因为科技的发展产生这样的代沟。按照《必然》的预测,往后30年世界在互联网的引导下将会飞速地变化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出现将成为凯文凯利描述的“廉价,强大,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它将会再次改变这个世界。那些被称为“人工智能”的设备,能帮我们驾驶车辆、理财、数据计算,更不用说种地,搬运,家政这样的工作了。它们的无所不能将占据现在由人类从事的大多数岗位。历史已经证明岗位的更替总是和科技的发展有关。汽车的出现让马车夫和马下岗了;起重机的出现让码头工人下岗了。这是工业革命时代机器抢人饭碗的历史。互联网来了,这样的事还会不断发生。无人驾驶车出来了,司机会下岗。这种智能汽车自带导航系统,车祸发生率极低。当人都只要在网上输入起点与终点,就有智能汽车准时接送你的时候,堵车和停车难的问题会迎刃而解。智能同声翻译上岗,翻译这职业可以歇菜了,随之而来的是外语教学的萎缩,相关的教师需求量会大大缩减。网上银行的普及,互联网支付系统的完善,银行会有大量的分理处关闭,银行职员的岗位也将大大减少。互联网就这样闯进我们的生活,逼着我们应对越来越快的变化。以前我们查字典翻阅百科全书,现在打开电脑打开手机第2页共11页直接百度。“度娘”成了身边最方便最全面的知识库。不可思议的是它还在不断的更新和升级,百度地图、百度外卖、百度视频、百度音乐让人应接不暇。马云开创的网购早已经把实体商店挤得泪流满面。在工厂里,流水线上机器人可以24小时连轴转也没不会发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