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死是容易的读后感尊敬的朋友:此篇文章由本站老师独家原创写作,版权归会员所有,普通vip会员无权查看,服务咨询电话:0825-6698000。一般人大都恋生,不管活得如何。“好死不如赖活着”,人到了时候都会这么劝人或是自劝。阮海彪有一本书《死是容易的》,这本书我每读一遍就越来越深地感受到生命的艰涩与美丽,凝重与灿烂。阮海彪不擅长故事构造,也没有将这本书上升到怎样的哲学高度,但他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情的淳朴与厚重,爱的冷竣与博大,气节的高贵与凛然。整部书中闪烁着青铜光泽般的凝重。这就让我们对他满足,对他感激。他告诉我们:活着,比死更艰难,也更伟大。有一位老人只说了一句话就让我足以把他永远铭记。文革期间,一位造反派头儿要他交待某友的“罪证”,在软硬兼使均告失败之后,恼羞成怒地拔出手枪顶着他的脑袋喊:“说不说。不说就崩了你。”这位饱经折磨的老人挺了挺胸膛答道:“活着我都不怕,我还怕死。。”那造反派头儿竟顿时气馁,灰溜溜而去。这句话我品味了很多天,越品越有味:两腿一蹬撒手西去,什么都不用再挂念了,再也不用遭苦受难了,一切全都解脱了;而活着,则要活出尊严来,活出生命质量来,诚属不易。顾城有句诗:“零点的鬼在街上走路/他怕摔倒于地变成了人。”可见,还是做鬼好啊,千万别变成人,活着太艰难了。有许多次,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尼采的身影来。尼采是大自然的赤子,他以赤诚来面对自己的生命和灵魂。他通过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哲学拷问,发现前人和今人对世间很多东西存在着肤浅而可笑的陈规陋见,因而他提出了著名的“一切价值重估”论;他面对十九世纪末西方社会历经战争和机器大工业时代所造就的人们精神和灵魂的颓废与堕落,悲怆而艰难地喊出了一声:“上帝死了。”不甘随波逐流,与世间泥淖同伍,第1页共4页决心以精神超人和意志强者的姿态来超越这一切。在经历了艰难而漫长的超越历程后,这个大踏步走在时代前列的超人,也深深地感到了生命中竟是充满了荒谬、无奈与悖论,感到了生命的大孤独。以至于有一天当他看到有位车夫在用鞭子狠狠地抽打拉车的马时,他会情不自禁地扑上去抱住马的头放声恸哭起来。在世人眼里,尼采是个疯子;而在尼采眼里,那些整天为了个人点滴名利而嘻笑怒骂、狂悲大喜的世人才是疯子。海子、骆一禾这两个人如今是很少被人们提起了。对于这两位天才式的诗人,后人会比我们更深刻而全面地认识到他们的才华和价值。在这个讲究快餐文化消费的时代,我们的心灵太浮躁了,以至于我们还没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品位到他们那博大厚重的意蕴和磅礴流溢的才华。他们太孤独了,自杀是他们离去的一种方式。任何思想远远走在时代前列或是才华超众的天才,他们的灵魂永远是狂放不羁、焦躁不安的,永远处于流浪状态,永远经受流浪的痛苦,也永远比甘居安稳、浅尝辄止的人们领略到更旖旎、更壮美的无限风光。这些思想远远走在时代前列、才华远远超过众人的天才,却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不惟如此,他们还会遭到世人的误解、嘲弄甚至攻击。这些人中杰骏,在熙熙攘攘的驽马病马群中被挤来挤去,在拉车拉磨、驮着货物中消磨着青春,却还要眼睛望着远方辽阔的草原引颈长嘶。他们多想抖动狮子般的长鬃,扬起海碗样的巨蹄去纵横驰骋啊。那里有他们真正的伙伴和兄弟朋友。于是,他们走了,走到了天国,走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大草原上。带着对人类的蔑视,带着对尘世的不屑。对他们来说,死亡就是一种从容的解脱,是一种羁旅已久的回家的感觉。有人总说我们已经步入了现代文明。可是我所见到的是,现代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我们在物质文明略有收获的同时,恰恰在人之为人的根本性标志--精神上失落太多,使得人进一步向物欲层次堕落。甚至在大批青年人中间,连青春与激情、道德与信仰、奋斗与进取也早已经成了过时话题和笑料。相反的是,膜拜金钱、浪掷青春、游戏人生等观念却日渐成了“现代”意识,成了最具“先锋”色彩的时髦用语。有人说,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而遍览当今诸多文学第2页共4页报刊,《烦恼人生》、《一地鸡毛》、《玩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千万别把我当人》《懒得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