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将军书屋观后感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策划室杨翠2011年10月20日观南校区“将军书屋”“团委”心得为了勉励英才学子珍惜大好时光,勤奋学习,报效祖国,一批共国将军慷慨为我院捐赠图书并创立“将军书屋”。这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的第一个“将军书屋”,于2010年10月25日在我院孔孟广场隆重举行“将军书屋”的揭牌仪式。“将军书屋”的建立既反映了将军们爱读书、读好书,以书为伴的见证,也是他们在戎马生涯、浴血奋战的革命战争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从士兵到将军辉煌人生的写照。同时也彰显了将军们爱党、爱国、爱军、爱人民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大学生最具影响力的立身做人的教科书。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民族传统建设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便于引导当代大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增强国防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我们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将军书屋”中包括了25位将军及社会各界精英捐赠的图书共180万册,其中有世界级典藏的珍贵图书,其中不乏将军们读过的、收藏的、撰写的、推荐的优秀图书等等。从个人角度来说,做一个能够博览群书的有深度内涵的大学生,对自身而言是收获,是个人修养的提高;从社会角度来看,中华民族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民族,其自身浑厚的精髓需要被传承、被弘扬,而书本文字正是最好的方式。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腹有诗书气自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见睿智的中华民族深远的预见性,给子孙后代创造了无穷的财富。一个字来诠释:爱。做一个博爱的民族,大爱的国家;上对得起民族国家,下对得起生身父母。“杀身难报父母恩”,“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都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的骨髓里。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有了强的国,才有福的家。第1页共8页对于“团委”的感悟,我想说南校区是我们的榜样,而我们北校区的经济管理学院是一个正在处于成长过程、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少年。我们虽然没有大院那么完备齐全的设备,但正是那种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我们会扬长避短,择善而从,力争把经济管理学院基层团委建设成像大院团委一样井然有序的组织。衷心的祝愿。山东英才学院步步高升。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策划室杨翠2011年10月20日第二篇:门巴将军观后感大全《门巴将军》观后感2013年某月某日,在学院的组织下,我们集体观看了电影《门巴将军》。这部片长90分钟的电影讲述的是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总医院院长李素芝扎根雪域高原奉献一生的感人事迹。在观影过程中,不难听到同学们的惊叹声、唏嘘声,更有甚者,留下了感动的泪水。等到出了放映场,大家还是忍不住回味影片中的一幕幕感人事迹。我也不例外,深深被影片中的情节感染,回到学校就在网络上搜寻李素芝院长的相关讯息,对于影片是以真实事迹改编更加深信不疑,与此同时,也更添敬佩之情。下面就分享一下自己对这部影片还有李院长这位英雄人物的几点感想。第一,女儿和父亲。《门巴将军》以李楠的视角来讲述整部影片。李素芝的女儿李楠,因为父亲长期忙于工作,一直得不到父亲的关爱,对父亲的埋怨非常大,长到十八岁仍未亲口叫过一声“爸爸”。在影片中,李楠跟随妈妈来到西藏探望父亲,却被“命令”要跟随医疗队一起巡诊。在巡诊路上,李楠仍是不肯跟父亲多说一句话。但一路上发生的事情,让李楠看到了父亲的英勇、坚毅、博爱和伟大。李楠读懂了父亲的内心世界,对父亲的怨恨也慢慢冰释。终于,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李楠喊出了那一声久违的“爸爸”,让李素芝这个铁血汉子潸然泪下,也让台下的我们兴奋异常。影片的最后,女儿不仅理解了父亲,军校毕业后,也踏着父亲的道路走进西藏,选择了同样的职业。犹记得那句“废氧”的调侃,也让我们感第2页共8页受到这位伟大父亲的小小幽默。第二,儿子和母亲。影片中,在李素芝院长巡诊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他却因严重的阑尾穿孔而倒在了巡诊的路上,同时,母亲去世的噩耗传来,更是让他悲痛欲绝,这一切无异于对李素芝身心的双重打击。李素芝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付出了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