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利剑观后感范文大全(八篇)利剑高悬才能震慑无边,下面是文秘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巡视利剑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篇一)近日,电视专题纪录片《巡视利剑》引发收视热潮,王珉、黄兴国、王三运、苏树林、卢恩光、武长顺、虞海燕等现身说法,发人深省、令人警醒,凸显了巡视的利剑作用。该片的播出,反应了中国反腐力度之大,决心之坚,体现了中国对腐败的零容忍,护卫了民心。自十八大至十九大前夕,在这5年中,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全面从严治党,则可说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政治成就,具有深远历史意义,也是5年来巨大变化的关键缘由。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一把利剑。正因此,党中央把巡视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使之成为党之利剑、国之利器。5年来,中央12轮巡视共处理来信来访159万件次,发现各类突出问题8200余个;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和辽宁拉票贿选案等重大问题线索都是巡视发现的。巡视把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和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执政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新路。5年来,中央惩处了一大批“老虎”和“苍蝇”,使得政治生态得以净化,使得老百姓感受到政府作风的改变,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巡视工作取得的成效使全国老百姓认可了“中国共产党好”这句话,巡视护卫了民心,密切了党群关系,夯实了党的执政之基。(篇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权和责是对等的,相辅相成的,从来就不存在没有责任的权利,也不存在没有权利的责任。既然拥有了权利,就必须对赋予权力的集体或个体负责;权利和责任不可分割。然而,现第1页共13页实却总有太多遗憾,作为公务员,他们中间许多人,虽然手中拥有人民赋予的权力,但是却很少谨慎使用。准确地说,就是只要权利,只讲权利,却从来不要义务,不要责任。当有利益的时候,他们首先享用;当有责任的时候,他们首先逃避、躲开。他们整天坐在高高的位置上,吆喝着、使唤着他人,从不考虑人民的利益,从不考虑人民的感受。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本是身为人民公仆的责任与义务,但是在个人利益和财色诱惑之下,不少人民公仆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无视了人民的根本权益,整天只知道削尖脑袋,往官里面钻,往钱里面钻,往个人利益里面钻,结果呢。损失的是国家,受害的是人民。而作为责任者他们呢。届时却摆出一付无赖样子,甚至出卖良心,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以便逃脱责任,逍遥法外。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已成为国内外各界的共识,正在不断打破“禁区”和“惯例”。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化入,一批批腐败分子犹如秋后的蚂蚱,亦如秋风中的落叶,纷纷落马。这让腐败分子陷入四面楚歌,风声鹤唳的境地。不仅腐败分子惶惶不可终日,党政风气、官员作风也一改旧观,一股廉政、勤政、求真务实、勤俭节约的风气也正在形成。中共共产的执政理念是“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中国共产党会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民”就是最广大人民,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立党为公”是指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外,没有任何的私利私求可言。“公”是国家和民族的公共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全社会的公共事务等实体性含义与公平、公正、公开等程序性要求的统一性。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作为人民公仆就应该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只有“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才能敢负责、敢担当。“利剑高悬,震慑常在”,一切的手段与举措,都是为了正本清源,都是为了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是为了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党的事业第2页共13页的兴旺发达。十八大以来受到查处的那些党员干部,尽管职务有高有低,但都是经过组织多年教育培养的,他们的落马,既是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成果,更是党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