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龙高手观后感已经很久没有看完电影想写观后感的冲动了。这部电影一直想看,可是忙的时候没机会,有机会了自己又静不下心来看了。今天好不容易从琐事中抽身出来,就想坐下看会儿电影。刚看了前面部分后,也没抱多大希望了,无非就是一群岛上的维京人对付各色各样的龙罢了。一个被大家都嫌弃的小孩儿hiccup,其貌不扬、体型瘦小,却一心想杀死一条龙来证明自己身为一个维京人的价值。我想这种类型的电影我也看得多了,最终一定是hiccup被大家认可了。不过随着情节的展开,我开始抛弃成见。主人公实际上是一个胆小的小男孩,作为一个维京人,当然会被这个集体瞧不起,因为他是一个异类。人们总是会对身边的异类避而远之,这是常理。hiccup为了证明自己,丢掉本职后勤工作,想和大家一样对付dragon,不料射中了被当地人称为夜煞的无牙,这种全黑的巨龙拥有闪电般的速度,能隐藏在黑夜中喷出强有力的雷电,非常危险。hiccup后来发现受伤的它,趁此机会想杀了它,却看到无牙害怕的表情,顿生怜悯之心,不但没有杀它,反而收养了它,并补做了它失去的一半翅膀,慢慢地驯化了它,最终还依靠无牙打败了隐藏在岛上的另一条恶龙,他不仅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还解除了大家和dragon的误会。剧情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之处,我甚至有时候会想这就是在宣扬个人英雄主义,这种电影受欢迎就是因为它面向的是大众,是像主人公一样的小人物。不过反过来想,英雄不也是来自于大众吗。没有众人建立的文化经济体系,恐怕任何人也不能成为英雄吧。暂且抛开这一切不谈,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单就主人公来说,他是一位勇者,是一位英雄。影片里说hiccup是驯龙高手,个人以为,这里的“龙”其实是指每个人自身的弱点,或者说,存在在自身中的劣势,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的“everyoneisamoon,andhasadarksidewhichhenevershows.第1页共15页(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月亮,都有他不可展示给别人的阴暗面)”。暂且把阴暗面理解成个人缺陷,那么我所理解的驯龙高手也就是正视自己的缺陷。影片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幕就是hiccup第一次伸手抚摸无牙的那一刻,我几乎可以深切感受到他的退缩、恐惧以及战胜恐惧之后的欣喜。影片中,他说他不想杀无牙,是因为他感受到无牙的恐惧,觉得自己和它好像,从这里,其实也可以看出电影表达的正视自己的缺陷这一个主题。生活在一个团体中,言语行为都应该符合该团体的价值标准。对于hiccup来说,这种标准违背了他的天性。当所有的维京人都要求他杀那些龙时,他却试图理解和驯服他们。这显然会造就了他的劣势。起初他躲躲闪闪,不愿把这公之于众,但正如他战胜自己恐惧勇敢触摸无牙一样,他最终让维京人真正了解他们误解的dragon。也许,我们不可能像hiccup一样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或者做他那样影响了周围所有的人的英雄,但是我们可以像他一样,做一个驯龙高手,做自己的英雄。每个人都会有自身的缺陷,但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展示给别人,我们都要勇敢地正视它,这并不是一件易事,但一旦我们试着去“触摸”,走出了第一步,我们才可能去驯服它。我相信,一旦我们能勇敢面对,我们就是无敌的。2012年3月29日第二篇。《驯龙高手》观后感电影结局的那一幕的确触动了我。部族被拯救了,hiccup也醒了,当它掀开被子流露出的异样眼神,但他还是向前迈出了脚步,他与无牙仔相互搀扶着,慢慢前进。虽然他们都失去了一些,变得不再完美,但在我看来这才是最完美的。导演刻意将hiccup的下肢和toothless的尾巴放在同一个镜头中。仅仅几秒钟的镜头里,讲述的是两个无论是心理,生活抑或只是躯体均残缺的个体,因为与对方相遇相识,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hiccup本是一个不能被接受的失败者,他不合群体得不到父亲的认同人们视他为麻烦,他需要一个能让他感受到存在价值的机会;从没人亲眼见过的toothless,总第2页共15页是来无影去无踪,将对手毁灭于瞬间,传说中最凶狠邪恶危险的生物,却从未被人真正了解过。当被捆绑着的toothless与高举着屠刀的hiccup四目相对时,一段关于归属和相互信任依赖,并在面临无数磨难和考验后最终仍然坚韧的关系就此开始。这种关系是我们在现实中等待期望却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