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成将但求成才《将才》一书读后感不谋成将但求成才------读《将才》后的感想熊梦琳《将才》是我国台湾企业家杜书伍撰写的一部关于介绍职场关系的书籍,该书集结作者三十年培养将才的独门心法,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告诉企业如何培养中层管理人才;告诉中层管理者如何培养、部署成为得力干将;告诉有志成为职业经理人的同仁如何成为将才。通读此书后,结合我个人年龄、经历、现在工作的实际情况,该书对我更大的帮助是缩短个人摸索与虚耗的时间,即使不是“将职”,但求成为“将才”,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跃升的双赢。一、正确把握职场的机会世界变动的脚步及其迅速,然而从个人职业生涯的角度来看,最终追求的应该是永续发展。但职场所有的机会都是给有准备有实力的人,也只有实力强大的人才有机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实力和机会的关系就像等公交车。机会是所有人的公交车,不会为了独独等你一人而停下来,大部分的人都是蓄积好实力,伺机而动;少数幸运儿则是实力一到,机会就来;或者实力本来未到,但是加把劲,及时揪上机会;如果实力相距甚远,通常是没有机会搭上公交车的。在前往车站的途中,就必须自始至终全速前进,而不是眼见公交车未到就自踱方步,因为车子比人快,当你发现公交车驶来,想要追赶,已经慢了一步,因此不能因为还没有看见机会,就磨蹭度日;也不要奢望没有实力而可以取巧地莽撞上车,因为没有实力,机会就是别人的赛局,及时勉强上车,到底还是会半路出局,而且遍体鳞伤。强大的实力都是来自于扎实的基础建设,包括良好的教育,专业的工作环境,从最基础的工作历练开始努力构建。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成功。因此,注重平常能力的培养,保持实力充沛、蓄势待发,离成功就靠近了一大步,即使机会迟迟未到,也不要轻易失去耐心。二、正确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在谈论一个人的能力时,一般会认为是在某一领域的第1页共3页专业知识,因此,在追求能力的成长时,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不断吸收与提升。但是,通常两个专业知识水平相当的人去处理、执行相同的事情,产生的结果与成效却往往并不一样,甚至有些专业知识相对较低的人,处理起事情来反而得到比较好的结果。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能力的内涵包含专业知识、执行能力、学习能力三大部分。执行能力牵涉的层面相当广泛而细腻,不仅要能掌握不同事物间的轻重缓急,与他人沟通的技巧与方法也不可或缺,而且还要具备将一群人组织起来分工合作、推展工作的能力;至于学习能力,则是专业知识、执行能力两个方面能否进步的关键所在,可谓个人能力的基础源头,一个人必须做到这三者兼具才可以称得上是有能力。学习能力是个人能力的基础,具有专业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避免走错方向,而执行能力强,才能让事物产生结果与价值。一个人也唯有三者同时注重、均衡发展,其能力才可真正地提升。三、正确理解企业的制度所有公司的制度、规定,背后都有其政策目的、精神以及经验的道理。一个积极的追根究底者,在理解制度、办法及规定时,必会先理解其背后的政策精神以及前人经验的道理,这样不但理解、学习到这些宝贵经验,实际执行时,更会因为抓住了精神,而能很快运用自如。久而久之,做事的成效自然又好又快。然而,在公司内部,我们会发现有些人习惯用“公司规定”这句话来回答别人甚至客户的问题。这种人,假如不是官僚心态、明知而不答,肯定是自己根本不了解,只能用公司规定来搪塞。这种现象,反映了部分人不求甚解的处事态度,凡事不去推敲背后的缘由,只会背制度,而不是理解制度,同样,这种人主管交代事情时,只会照着做,不知为什么这样做,更不会问为什么这样做,长期以往,自然学不到东西,也不会长进,能力自然无法提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做一名积极者,远离这种对制度不求甚解的习惯,只有在做事之前充分理解事物的精神、内涵,执行时才会做的又快又好,且能够真正有所体悟和收获。第2页共3页四、正确培养管理的思维公司的管理层级是有各种差别的,有些人认为自己不是主管,因此不必学习管理的观念和方法,反之,有些人自己不喜欢管理的工作,因此不希望担任主管。而我认为,其实每个人都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