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出手狠也就成了奥克斯此事件营销的一大显著特点。这次它出面公布成本白皮书摆出一副“锅砸了谁都吃不成”的吓人阵势,矛头直指国内空调成本与实际售价之间的利润黑洞,上攻高价品牌,下打杂牌部队,媒体哪能不关注、报道此事呢?不管奥克斯这次行动的结果如何,但使“一直被蒙在鼓里”的消费者,有了迷雾顿开的感觉。就此意义上,奥克斯此举放胆揭露“一台空调究竟该卖什么价”的行业秘密,在业界中第一个向消费者主动投诚,虽为许多同行所不喜,但此举的结果:赢得了消费者的芳心,奥克斯强化了“民牌”形象,提高了品牌可信度,抢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事实上,最后的结果印证了笔者坚持的一句话“人活着就是折腾,企业也一样,谁折腾得欢,谁能活得好”2002空调年度结束,奥克斯从去年的行业老六一下子跃升至行业老四位置,直指三甲。奥克斯公布空调成本白皮书,这种“揭黑”的做法,在2003年度的空调市场再度上演,不过主角换成了新军帅康,它公布了空调行业内的十大黑幕:在时机选择上,奥克斯也煞费苦心。多年以来,生产厂家对空调利润始终三缄其口,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消费者不管愿不愿意,都只能按空调厂商定的标价乖乖交钱。但是,这个秘密迟早要被揭穿。而选择在这个时候捅破“窗户纸”,奥克斯是经过慎重思量的。如果前几年,奥克斯人轻言微,就是披露空调制造成本清单,也没有人会听、会信;现在不同了。奥克斯有了这个实力和品牌知名度。还有一个原因是,随着格兰仕这个“价格屠夫”杀入空调界,降价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如何把自己的降价能以一种消费者喜欢,竞争对手害怕的方式出现,惟有把老底给揭开看。l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压缩机、换热器、板材等空调的核心部件经常被偷梁换柱、以次充好,使空调质量无法保证。l虚假标注技术数据和虚假宣传。某些厂家采用虚假标注技术数据的方式,故意标低实际噪音值,提高制冷制热量等来误导消费者。l性能不过关,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很多地下候鸟型“螺丝刀工厂”(临时拼凑的手工作坊),空调旺季召集几十号人马开工生产,然后以500元左右的低廉价格承包给不法销售商,销售旺季过去之后便关门停业。没有任何基本的质量保障措施,潜在的危害可想而知。l使用寿命达不到国家标准。某些低价空调生产厂家压缩机的价格比进口压缩机低30%以上,其寿命也仅在5-6年,甚至更短。l售后服务水平低,安装质量差。不少空调企业不具备足够的安装力量,有仅仅是在旺季时雇一些民工临时应急,草草进行简单培训,便承担安装工作,使得空调安装过程中事故频频发生。l虚假宣传。宣传资料与实际使用部件严重不符。l旧机翻新。个别空调企业将外国旧的空调经过重新的喷涂、维修之后,作为新空调出售;还有的企业将旧空调回收后重新拆解,将压缩机、蒸发器等零部件翻新后再安装到新空调上出售。l不负责任的服务转包。部分“螺丝刀空调厂”为降低费用,将服务转给经销商负责,一旦空调出现质量问题,经销商与生产企业常常是互相推脱。l虚妄的概念炒作。有的空调企业为提高知名度,故意编造虚假产品概念予以炒作,经常在媒体上宣传很难有实际功效的附加功能。l促销欺诈。“一元空调、一分空调”的背后,只是企业作秀的一种手段,在这种耸人听闻的口号的后面,企业会制定出很多限制性条款。但是相比来说,奥克斯的成本白皮书更加具体化的数据,能支撑起自己的观点;而帅康的所谓十大,却流于概念,显得空洞。从最终的传播效果来看,奥克斯要好得多。笔者坚信,只要奥克斯坚持民牌,坚持这种亲消费者、让对手烦的策略,总是隔三差五地制造事件,带动整体传播进入行业三甲,将只是时间问题。(2)策划点评在对炒作的态度上,奥克斯是真正明白了,媒体是公器,你不用,别人也用;自己用,别人还是要用;闹的动静大型在于谁的料猛、来头大,既然如此,就往热闹里折腾,只要无损自己的产品质量,这是企业折腾事的底线。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3.3拿标准开刀在事件营销这里所说的标准是指国家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