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恐慌观后感杨远第一篇:极度恐慌观后感杨远《极度恐慌》观后感自从冷战结束之后,战争与核威胁一度被人忘却,而病毒成为人类的新一代恐惧症。艾滋病毒,艾博拉病毒,已经夺去了几千万人的生命,他们不象战争与武器那样直接杀人,而是在不知不觉中侵害人的躯体,溶解人的内脏,更恐怖的是它们无药可医,仿佛就是死神降临。影片《极度恐慌》就是讲述了一种名叫“莫塔巴”的病毒,不仅可以使人两三天就死亡,而且死亡率百分百。故事是这样的。1967年,非洲的扎伊尔莫他巴河谷的雇佣军兵营中流行了一种奇怪的疾病,人员不断死亡。美国军医得知后,立刻去查看情况。他们抽取了感染血样后,为了不让这种病毒继续传播就向这个兵营投下了巨型炸弹,整个兵营在一瞬间全被毁灭。90年代,美国传染病研究所上校军医山姆接到上司的指示,前往非洲去扎伊尔考察一种奇怪的病毒。到达后,他们发现几乎所有的村民均已因感染这种病毒死亡。令人庆幸的是,这种病毒并不会通过空气传染。就在山姆在采集了病毒样本离去的同时,一个美国青年在发病村庄附近的树林中捉了一只小白脸猴准备把它带回国出售。之后,山姆将他采集到的病毒命名为“莫他巴山姆病毒”。但在作了报告之后,山姆却接到了停止调查的通知。原来,此次的病毒与1967年发现的病毒极为相似。而前者早已被用来制造生物武器。这时美国青年已经带着那只白脸猴回到了旧金山的香柏溪镇。自此,一种神秘的疾病很快在香柏溪镇蔓延,而且这种病毒已经发生了变异。军队紧急出动封锁镇子,政府为了保有生物武器的秘密决定投弹将这个小镇摧毁。山姆知道防止惨剧发生的唯一方法就是找到病毒的原始携带者——小白脸猴。在军方的追击下,山姆找到了那只猴子,并制出新的抗病毒血清,拯救了小镇。观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对病毒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也让我对它产生了新的认识。人们总是将病毒与疾病和死亡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对生物体破坏、摧毁的能力好像无穷大,鼠疫、肝炎、艾滋病等等骇人听闻的病症都是因为某种病毒入侵的结果.第1页共18页电影中的莫塔巴”病毒就有这样的特点:它严重破坏人体的细胞,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被感染的细胞周围的细胞就会完全消失在显微镜的视野中,不仅是细胞的结构,连整个细胞都荡然无存。感染疾病的患者,早期会出现发烧、咳嗽的症状,同时伴有泪流不止的症状,而两天之后,就会因为高烧和浑身溃烂而死。但实际上,病毒也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在高中时期的生物课中,我曾对病毒的基本知识有过学习,我知道病毒种类繁多:从遗传物质可以划分为: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如:朊病毒);从病毒结构可以划分为: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和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从寄主类型可以划分为: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iv等);从性质可以划分为:温和病毒(hiv)、烈性病毒(狂犬病毒)。电影中病毒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但实际上,病毒有好有坏。它在人类生存和进化的过程当中,扮演了不同寻常的角色。人和脊椎动物直接从病毒那里获得了100多种基因,而且人类自生复制dna的酶系统,也可能来自于病毒。病毒不仅可以作为精确制导药物的载体,还可以作为特效杀虫剂。此外,病毒还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流中起到关键作用。病毒的结构简单,简单到没有独立的细胞结构。病毒由蛋白质外膜与具有遗传信息的核酸(或只有dna,或只有rna)构成,缺乏独立生存繁衍的能力,因此只能寄生于细菌或其他生命体的细胞中。诺贝尔得主乔什瓦.李德伯格曾说过。“人类统治地球的最大威胁是病毒”。病毒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据估计,地球上约有13万种病毒,已被发现的只有5000种。谁也不知道,在人与自然的过度接触中,还会有多少病毒转而将人类作为进攻目标。谁也不知道,这场现实、恐怖而悄无声息的战争,结局会是什么。这部电影,同时让我对人类的的生命、健康有了新的认识。病毒不仅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而且还存在变异的可能,它的高死亡率令人恐惧。面对这种悄无声息、不可战胜的杀手,人类束手无策的无奈真的让人可悲。第2页共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