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生活观后感(12)第一篇:组织生活观后感(12)《信仰》观后感------信仰的力量6月24日至25日晚,在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我观看了中央台播放的的历史纪录片《信仰》。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大型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看完影片,我感触颇多。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让今天的我们汗颜。那,是什么造就了我们的党。是什么支撑着我们的党走过了这风风雨雨的91年。为什么在各个时期会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答案就是信仰。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第1页共13页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成绩的干部,后来却堕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根子就是在信仰上出了问题。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欠高尚。那么,自己又如何坚定信仰呢。其实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战争年代的鲜血与生命是惨烈,但和平年代的坚守更加错综复杂,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诱惑与选择更多,考验更苛刻。我想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个原因吧。时刻督促自己,保持警惕,坚定信念,在当今更加需要。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学习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德才兼备,为人师表,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知识渊博、懂得教育规律的教育工作者,爱生育人。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也是学生思想品格的引路人。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质保量地充分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扎扎实实地完成每课时、每单元的教学要求。作为大三学生,马上步入实习岗位。作为新课标改革下的新教师,我认为,我们应该勇于改革,积极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处处以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第2页共13页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感谢《信仰》的播出,愿她如一剂良药,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第二篇:组织生活观后感(2)《信仰》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