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车去柏林观后感精选《搭车去柏林》是一部由谷岳和刘畅共同执导的纪录片,该片首播于2010年,画面精致,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也是给出了一致的好评,一起来看看吧。01旅行中不同交通方式的选择决定了千差万别的旅行体验。当夷以近者都已被开发为现代城市时,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还留待于人所罕至之地。另一方面,也只有偏远荒芜的村寨才未被千篇一律的城市文化浸染,仍然保留着独特风格的传统民俗。显然,自然景观最瑰丽壮美又充满自然野趣、同时民族文化也最纯粹的真正值得探索的景致,除了少数自然保护区以外,往往总在于远方的公路和野区,如新藏线、南美、西伯利亚,这些地区是难以通过成熟的旅游线路,乘坐飞机、火车轻易到达的,只能选择自驾或者骑行、徒步。而如果不选择更加便捷、舒适的驾车出行却执意进行长途的骑行与徒步,这就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旅行参观,更是对体能和生存技巧的锻炼,练习着面对野外恶劣的天气、野兽和歹徒出没的威胁、食物和水的缺乏、劳累与疾病...在有条件生活在安全稳妥的顺境中时,仍然选择更加艰险的道路,特立独行地抵制着追求安逸舒适的本性,这种看似自寻烦恼的生活方式究竟该如何理解。在这些狂热分子当中,他们一部分是像beargrylls一类的探险家,热衷于置身绝境时激发本能、突破极限的探险经历,常常在险恶荒芜的绝境挑战人类能力极限。另一部分是为了在浮世中化繁为简,寻求最原始的朴素生活,从而不可避免地面临缺衣少食等种种困苦。现代焦虑的青年多是如此,又譬如犬儒主义哲人或是崇尚寡欲以养心明天理的理学之儒,他们由于在无尽的欲望与幻化流变的纷繁世事中迷惘,而不得不回顾简单安定的自然状态以求解脱。还有一部分人群则更加狂热,他们主动地寻求苦难,甚至自己都并未清晰地意识到,但是他们心底里仍然隐密地把寻觅困境与苦难,以期获得战胜困苦与自我的快感,好像磨难才是唯一的意义。就像刘畅在开往敦煌的火车上对谷岳说:火车开得这第1页共4页么快,真是奢侈...而搭车呢。搭车过程中既享受了机动交通工具的快捷与便利,又体验了徒步旅行一般的危险与不确定性,又即更加简单高效地享受苦难。只不过,这种苦难较之徒步中的风餐露宿、体能消耗,更多是来自于目标车主的质疑。搭车的确利于接触当地住民生活,近距离了解当地文化。然而,不付车费而执意恳求乘车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在不劳而获地讨要施舍。如果真正享受搭车过程中与各色车主的畅谈而难以舍弃,不妨付费搭车。如果仅仅是因为省钱才选择搭便车,那么即使车主好意乐于搭载,这仍然一种可行却不值得提倡的投机。况且,即使搭车成功,由于未付出相应报酬却获得了帮助、甚至会给车主带来不便,搭车者心中往往在实现穷游的喜悦之外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定感。正如友邻在穷游小组里所写:想到一句话。别人帮你情分,不帮是本分。不要觉得理所当然,至少要存着感恩之心,请司机吃个饭喝个水。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说,女孩子搭车就是免费约炮,搭车旅行就是骗子,骗吃骗喝,还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刚开始的时候我反应很激烈,和别人据理力争,后来才体会到,虽然他们的想法很极端,但是不乏有这样的人,才会被大家嫌弃。曾经有段时间为了省钱我也是和朋友一起路上搭车蹭饭,花很少的钱走了那么长时间,甚至觉得挺自豪的,还对朋友侃侃而谈,后来发生了一件意外导致受伤才知道原来真的是有报应的,才幡然醒悟。还有网上有太多的帖子文章一百元去西藏五百块环华这样的帖子不是给人指引,只会让更多的人走入歧途。现在一百块,五百块能做什么呢,很多人吃顿饭,买件衣服都不够的,更何况走几千公里,所以这些帖子现在已经不适用了。我们走之前也许带的真的不是很多钱,但是我们会想办法去挣钱,也许是像我一样边打工边走,也许是做代购,也许是用自己的才艺获得报酬,绝不是靠出卖自己的自尊甚至肉体去获得所谓的满足感。也许会有很多人骂我,自己都做了,现在却来告诉别人不要做,是不是太自私。确实正因为我做了,才知道这样不对,才用自身的经历来告诫大家不要这样做。刚开始出行的时候,第2页共4页在贴吧开了一个帖子,本来目的是为了给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帮助那些和我曾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