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公主》观后感[精选五篇]第一篇:《幽灵公主》观后感《幽灵公主》观后感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世界都叫做家乡,我一直向往的却是比远更远的地方。幽灵公主其实看完《幽灵公主》之后,内心已经激不起多大的波澜了。环境保护的主题,早已经被各种公益宣传喊得烂大街。我们都知道需要珍惜这赖以生存的家园,但却始终放不下对于经济发展的追逐。仿佛电影最后飞鸟与幽灵公主的结局,暗示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无法调和。《人类简史》说,其实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原始的采集式生活。我们无需为了生存埋头苦干,换来肩颈的劳损与酸痛;我们无需整日站立或坐着,采集的工作不仅带来生活环境的多样性,也带来了健康;我们也不会因涉入的营养含量少,而患上各种隐形的疾病。但大家都回不去了。2015年来,我曾许多次地对自己的这种生活状态感觉厌倦,觉得自己是在努力地拼搏、发展,用生涯四度的理论来说,就是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高度与深度,但是,很多时候就会越做越迷茫我越努力,就能学习地越多,从而也就能拓展得更深,深度也就能带来更高的高度然后呢。其实我自己也能回答上来,然后就能一定程度提升自己的经济水平,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能买更好的衣服,能住更好的房子,能买更美味的食物,能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人写到这里就会觉得特别开心,然后就会打满鸡血又去奋斗了。但我却开始产生怀疑,我要努力到什么程度,要提升到什么样的经济水平,才能轻松买下我想要的衣服不需要担心价格,才能住进我心仪的房子,才能只考虑健康不考虑价格去买食物,才能有充足的时间、精力、资源去做我想做的事情。我什么时候才能做到。圣诞节前几天去了趟香港迪士尼,那天的天气意外地好,天空澄蓝,阳光微暖,从地铁口出来后,一看到满园的绿树和蓝天白云,就觉得心里无限感动,说眼泪流出来会显得做作,第1页共17页但是真的觉得很想哭。那一天就觉得只要安静坐在草坪上,晒晒阳光,人生就已经幸福地溢出来了。我很害怕就像电影中的焕姬一样,明明要的简单,却废了大半弯去重新实现。人生的一辈子就那么长,所以备显珍贵。很多人深谙此理,于是日夜兼程。但只有明白了心之所想,才是最好的出发。第二篇:《幽灵公主》观后感《幽灵公主》观后感09广电系杨鸿蒙动画片到了宫崎骏这里,“动画”就只是一种形式,而非层次。其实在看《幽灵公主》之前我就应该料到,环保意识在《天空之城》中已经初现端倪的宫崎骏,不会放过人类。但现在我既然说了这样一句话,表明直到真正开始看影片之前都没有料到这一点。所幸影片开头就通过一个所谓“生活在国家东北角”的世外桃源的人们口中隐隐约约传达出对人类的叩问:“西边一定发生了什么。”,“拿各神(其实是一只巨大的山猪""神)一定怀着巨大的怨恨才会变成邪魔。”。我们都知道,一只大山猪会怀着巨大的怨恨,绝对不是另一只山猪造成的——除非这是一部以山猪为主角的山猪爱情动画片——所以,矛头自然直指人类。果然,被寄予厚望的世外桃源的少年阿席达卡""(注:不知当时接下去要写什么了"")虽不能把《幽灵公主》定位为灾难片,但联系其特有的自然灾难意识,又不禁发现,所有的灾难片到最后,几乎都有一个预示希望、充满未来的结局。同诺亚方舟的故事一样,这种结局共同传达出了我们的这种胆怯——我们或者逃避事实,或者认清到事实却没有勇气去面对。没有勇气去面对的我们,欺骗自己也欺骗他人,以为为时尚早。因此活在自己编织的这种谎言中,采取着不痛不痒的行动。影片的最后,导演不愿意伤害我们,更不愿意伤害自己,本来应该连带主人公都全部灰飞烟灭的整个世界,情节却被设定成死去的山兽神给世界重新带来了植物的广泛新生,一直从没正眼热爱过植物一眼的人们也莫名其妙地忽然间发出了喜悦的惊呼。导演一层一层毫不留情地揭开人类的自私、贪欲、无第2页共17页知,却在最后关头戛然而止,给我们一个色泽鲜嫩、充满生机、希望溢出不止的镜头。人类一直在自我安慰。导演们毕竟不忍心。如果宫崎骏说作为一名动画导演,由于要照顾到在其作品的受众中占了很大比例的小朋友们的心理和情绪,而使得反思必然不彻底和不忍心,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