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1、《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1815年马六甲创刊,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内容以阐发基督教义为主,也有一些宣传西方文化与近代科技知识的文字及少量新闻报道。1821年停刊。米怜:1813年伦敦布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传教工作。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任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主编。他是位出色的宣称家,主张文章要通俗简短,1822年病逝。2、《蜜蜂华报》:1822年出版,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本外文报刊。葡萄牙文。创办於澳门。3、《广州纪录报》:创刊于1827年,是第一份英文报,双周刊,该报由英国鸦片商人马地臣出资创办,美国商人伍德为第一任编辑。该报是一张商业报纸,货价行情、航运消息占主要篇幅。该报还广泛刊登政治时事新闻和评论,有较强烈的政治色彩,中国新闻和材料占相当多的篇幅。曾竭力为鸦片贸易辩护,攻击中国官员对外国人的傲慢无礼,无视外商利益,主张英国政府对中国持强硬政策。该报在当时影响很大,读者远及南洋、印度及英美一些主要商埠,自1855年起接受华人订户。4、《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1833年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该刊的主要编辑者是德国传教士郭士立,全面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历史、地理、科学技术以及文学艺术等内容,也有宗教内容。(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新闻纸略论》。)《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于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也是时间最长的一份。近代中文报刊。4、《遐迩贯珍》:创刊于1853年8月,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是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共出版33期,以新闻为主,对太平天国报道详实,大量刊登介绍西方文明的文章,赠送副刊《布告篇》,刊登广告并开始收费,这是在我国出现的中文报刊首次出现的收费广告。10、《字林西报》(99传名):原为1856年北华捷报馆开始增出英文广告月刊《每日航运新闻》,1862年更名为《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该报新闻不多,言论则反映英国在华商人的利益,被视为“英国官报”,1864年1850年创刊于上海,初名《北华捷报》,由英商奚安门主编,代表英国官方的观点,1864年7月1日,北华捷报馆将《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报馆组织已改为由字林洋行,遂改名为《字林西报》,得到英国领事馆和工部局的支持。内容以商业信息为主,主要阅读对象是在华的外国人和买办知识分子。该报不迎合一般读者的口味,内容更加明目张胆煽动政府加紧侵略和掠夺,公开支持清政府。反对中国人反帝反封,开辟中外新闻和本埠新闻专栏,重视言论,中外政局关系发表意见。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一共出版了101年。12、《万国公报》:前身为《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创刊,主编有林乐知和李提摩太等人。内容包括变法宣传、西学介绍、自然科学和西方社会科学。《万国公报》:前身是1868年出版的《教会新报》林乐知创办、主编。它的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也变的宗教宣传淡化,时事色彩强烈,它全录《京报》并报道全国新闻,此外还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该报对维新变法起了推动作用,皇帝也经常阅读该报。该报还反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攻击诬蔑孙中山。它希望中国的社会改革沿着西方列强所期望的道路即向殖民化的道路发展;维新变法运动走向高潮的时候,《万国公报》发表了林乐知的《印度隶英十二益说》,实质上是说中国如果变成英国殖民地将得到比印度更大的好处。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林乐知: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生活40多年,最早外国人在华的“中国通”之一。后回到国受到了总统接见,美国人称他为“在华传播种子的人”。13、《上海新报》:创刊于1861年,由北华捷报管创办,字林洋行出版,初为周刊,1868年革新版式,其样式已接近现代日报,是国内最先用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