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文豪的一百种方法心得体会成为文豪的一百种方法观后感熬夜试玩了这部绝好的游戏,按捺了三小时想要写长评的冲动。今天萌生了想要做非遗的冲动,基于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形式,因此误打误撞掉进了此坑,一发不可收拾。首先,最先打动我的可能是这简介。虽然很长,但并不枯燥,我先看完了再玩游戏,其中最喜欢的可能就是那一列的【参考资料和作品】了,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待历史严谨的态度,也通过这些作品的标题,迅速找到了某种感觉。某种活在那个时代的感觉。我曾经某些脑洞和《成为文豪的一百种方法》有些雷同点,例如还原某一个时代的生活,或者将内容建立在一些真实历史上(以前想过写个跟莎士比亚恋爱的故事23333)。其次,这部游戏在内容上吸引了我,比如在入坑之前,我有试玩作者的另一部关于中世纪的游戏,但很明显,似乎十九世纪的女性作家故事更令我着迷。我记得当初读《呼啸山庄》时,艾米丽勃朗特的生平介绍比正文更让我感兴趣,尽管那一直是我最爱的小说之一。说到艾米丽,其实这也是我选择玩贫穷线的动机。当时选线真的很简单,首先原谅我从来没听说过中产线的原型,因此这条线被我抛弃了;而奥斯丁奶奶,很抱歉,我用三种语言读过至少五遍《傲慢与偏见》的开头,对她那种委婉而做作的笔风无法忍受,对她的上流社会生活更是一点也不感兴趣(当然以后肯定还是会回来玩的hhhh);所以,选择贫穷线,起初只是因为勃朗特姐妹的知名度,以及我对《呼啸山庄》的爱。至于作为原型的charlotte,我倒是对她没什么特殊感觉,因为她的《简爱》,尽管故事情节丰富,但叙述方式远不是我喜欢的,或许是她对于生活,远没有她妹妹那么歇斯底里。甚至在这部游戏里也一样:在某些时候,我喜欢艾米,胜过喜欢上帝啊。女主的名字是什么。。这条贫穷线,我刷了大概三小时,不知道刷了几遍,而且也已经忘了哪条线里发生过什么,因为每一条线的剧情,似乎第1页共8页都可以放在一起,成为一个总体。另外,我知道我根本没有玩出这条线所有的结局,看看标题啊。成为文豪的一百种方法,一百种呢。其实开刷的初衷是因为罗伯特吧,因为初玩之时,被强吻之后我就基本沦陷了,谁知道玩到一半却发现他已经脱离了我的人生轨迹,逼迫着我从头开始,于是又因为一些随即触发事件,以及一些我一时兴起的决定,误打误撞刷出了好几种有趣的人物和事情,直到最后才不要脸地参考了精评里的攻略,刷到了有罗伯特的结局嘤嘤嘤。要说为什么我对罗伯特那么深情;;首先是人设啊。是不是霸道总裁先不说,首先他那恶魔感、孤独感和他家里的事,真的令人毫不犹豫地想起heathcliff。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就那么喜欢女主角,但反正我也很喜欢他hhh。尽管没有立绘,但罗伯特在我心里有个具体的形象:我小时候有个关系很好的家伙就叫罗伯特,金发绿眼,说起来两位罗伯特的性格也很像;;诶嘛,可能是因为这一层关系,睹字思人吧。每一次被狠狠地吻,感觉全身都苏了哇~另外,关于heathcliff,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但我感觉罗伯特和威尔的形象都是从他衍生出来的。当然,三者确实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个人看法):威尔像是heathcliff的原型,之前在《呼啸山庄》的艾米丽生平里读过,是艾米丽很爱的一个疯了的哥哥,不否认有恋兄情结(我隐约记得有这一茬,所以艾米站在威尔的坟墓前不肯离去的时候,我特别理解);其次,heathcliff则是艾米丽在《呼啸山庄》中创作的人物,人设参考她的哥哥;最后,罗伯特和威尔是《成为文豪的一百种方法》中,这同一个人物的分解,只不过威尔更偏向现实中的勃朗特哥哥,而罗伯特更像小说中的heathcliff。当然,现实、小说、游戏毕竟是分开的,太较真就不好玩啦hhh除了几个男孩子,(忘了名字的)女主角和艾米也让我想有时间再探索一下。女主角像是现实中勃朗特三姐妹的结合体,包括性格以及后来的著作。但是艾米,她似乎完全传承了艾米丽勃朗特的性格,她的情感很强烈,隔着文字,我都能感受到第2页共8页那种强烈,比如刚才提到的威尔墓前那一幕。这部游戏另外吸引我的点就是,它不是单纯的叙述:它是有深度的。艾米死之前,有段话我读了好几遍,印象深刻。她探讨死亡。死亡对于威尔是结束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