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政局动荡的原因及思考一直以来,周边地区是我国对外战略的重要依托,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安全利益,事关国家和平发展和战略机遇期的实现。如今的我国,正处于近两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周边的国际形势。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总体上是稳定的。有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进一步增强,不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时有激化,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当前,我国周边地区遭遇多事之秋,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发生如此严重和大面积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外因.也有大国角琢与干涉的外因.周边国家政局动荡趋于普遍化与常态化,“病症”大致有三:一是所谓“成熟民主国家”的周期性“折腾”,政局动荡具有暂时性与可控性,如日本、韩国、印度等。一些国家政坛矛盾的累积或政府政策失误。例如韩国动乱起因在于,李明博总统在今年2月上台后,实行过于亲美的政策,解禁并进口有过疯牛病史的美国牛肉,引起韩国民众强烈不满,从而触发韩国20年来最大的一次社会动乱。二是所谓“转型国家”的“阵痛”与“反复”,政局动荡具有中期性、常态性与较大的不确定性。其多处新旧体制转轨期,由于“民主”体制不健全、“移植”民主“水土不服”、旧体制惯性强大、军方与财阀等既得利益集团长期坐大等,致使腐败滋生、当局缺乏权威性,乃至不时发生政变与“倒退”,周边国家政局动荡多属此类。其中,中亚的哈萨克、吉尔吉斯等五个“斯坦”均系从“前苏联”解体而来,体制上不同程度带有“前苏联”痕迹,哈、塔、乌三国政权“新老代际问题”突出。全球化引发政治负面效应。很多中小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此产生逆反心理,因而强化了主权和国家利益至上意识。在这种背景下,有关周边国家对主权问题高度敏感,固有的领第1页共3页土争执随之加剧。连同是东盟成员国的泰柬两国也因几平方公里土地问题而争执不下,以致兵戎相向。三是所谓“地缘支点”国家的政局“波动”乃至“震动”,包括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与朝鲜,这五个国家均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西方又将其界定为所谓的“问题国家”,认为其政局演变具有长期性、突发性与高度不确定性。不少国家经济困难,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周边国家经济一般是外向型,主要靠出口拉动,由于今年全球经济尤其是美欧经济景气低迷,导致其经济和出口下滑,通胀上升,影响居民生活,政府解困乏术,从而激起民众反弹和社会风潮。统观周边国家政局动荡,究其根源,内因是主要的,但外因也不可忽视。首先,国内政治日趋“两极化”与深陷“民主困境”。周边多个国家均已形成以两大主要政党为首的“两大阵营”和朝野对峙僵局,如泰国的“保守派”与“亲他信”势力等,对立双方分庭抗礼、长期相持不下,以致政争不已。而“民主化”更使得周边一些国家政府权威下降,“政治生态”呈现为“弱政府、强社会”的失衡状态,反对派力量壮大,非政府组织活跃,反政府活动盛行,“街头政治”司空见惯,内耗不止。其次,国内经济社会分化严重,国际金融危机激化社会矛盾。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矛盾趋于尖锐,各种弱势群体以暴力或非暴力手段激烈抗争。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周边国家经济发展,致使经济大幅下滑、失业问题严重、社会动荡加剧。吉尔吉斯斯坦此次政局动荡,其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出了问题。再者,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势力与部族民族矛盾作祟。同时,西方大国加大介入诱发乱局。美国奥巴马政府全球地缘战略“聚焦”亚洲,改采软硬兼施的“巧实力”,将“反恐重心”东移南亚,大举增兵阿富汗,对巴基斯坦一再实施“越境打恐”,尤其是,美国利用反对派、非政府组织与互联网等,继续在中国周边地区推行所谓“民主”,致使周边多个国家跌入“民主陷阱”,陷入“民主乱象”,难以自拔。而周边局势动荡也给我国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主要有三点:一是周边形势恶化对我国安全形势带来负面第2页共3页效应,尤其是核武器扩散将使我国安全面临新的严重挑战,南亚邻国恐怖主义猖獗对我国西部边陲的安全与稳定不利。二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