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0页洞口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黄龙垭隧道左线全长2830m、右线全长2820m,其中我部承建黄龙垭隧道施工左线起讫桩号为Z4K30+185~Z4K31+600,长1415m;右线起讫桩号为K30+190~K31+600,长1410m。本隧道为分离式隧道,洞门类型为端墙式和削竹式,其中位于本合同段的进洞口为端墙式洞门。隧道区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隧道走向呈西北~东南向,与山脊线走向近于垂直。隧道穿越段地面标高在452.00~840.00之间,相对高差约388m。隧道进洞口位于一陡坡上,坡度约400,山坡上植被发育,多为小灌木及乔木;山坡下分布有少量的居民点,有乡间碎石路与G209国道相连,交通便利。隧道进口浅埋段顶板厚0~64m,由强~中风石英岩、绢云钠长片岩、变粒岩组成。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完整性差,无地表水体,地表面流排泄串通,地下水主要为基岩风化裂隙水,水量受地形条件、裂隙发育程度及补给源的控制,洞室具渗水或滴水现象。围岩稳定性差,施工易坍塌,应做好支护及防、排水措施。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导线复测及导线点加密、水准点复测及加密已经完成并通过总监办的审核与批复,图纸复核、技术交底、技术管理措施和质检制度、施工日志和工程检查表格已完成,原材料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已基本完成正在整理上报。2、施工现场布置第2页共20页第1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0页1)、对原有乡间碎石路与G209国道相连的村道进行拓宽加固至6m通到隧道进口作为施工便道;2)、隧道施工用电用电以地方供电为主,在洞口附近安装两台800KVA并备用200KW发电机一台;3)、在距隧道洞口30米处的顶部位置设置高压水池,高压水管接到洞口,确保生产和生活用水;4)、隧道高压供风设在隧道进口左侧附近,建高压风站一座,安装8台24m3/min内燃空压机供施工用风,高压风管已接到洞口;5)、隧道施工设施占地面积共5000m2,按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采取自建的方式建设黄龙垭隧道施工设施,其中生活区占地800m²、拌和站占地1000m²、钢筋加工场占地800m²。3、施工所需施工人员、机械、材料已进场能满足施工需要。在配置上按照均衡、高效的原则合理安排,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根据本工程数量,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上场施工,确保上场设备完好率85%以上,出勤率90%以上,备余量10%~20%。(后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和施工队伍及施工人员配置表)。三、施工技术方案依设计文件本隧道工程按新奥法组织施工,本着“早进洞、晚出洞、少开挖”的原则由洞门位置向暗洞方向循序进行。洞口工程施工前,我部严格按标准化组织施工,并按照《工地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的建设要求完成洞口施工设施建设;同时组织测量人员认真进行洞口段的测量复核工作,即从洞口前10m至截水沟后10m每5m测一个横断面,并对地形变化较大处加测横断面,其测宽超出洞门墙20m以外,并在此范围内对隧道中心线与两侧边线的原地面第3页共20页第2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0页纵断面进行了复核复测工作,复测成果显示,洞口范围地面与原设计较为相符,在此基础上确定洞口段开挖范围。洞口工程施工工序:施作洞顶截水沟洞口段开挖施作边坡及仰坡临时防护工程非核心土部分开挖至成洞面施作长管棚套拱长管棚施工施作成洞面附近的5米左右明洞。1、施作洞顶截水沟清表范围应以满足进洞基本条件为原则,洞顶截水沟与成洞面之间植被保留,控制边坡暴露的范围,尽可能保护原有自然植被。砌筑截水沟的砂、石原材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1)、截水沟设置在边仰坡开挖线5m~10m内,在测量放样位置施工洞顶截水沟,根据设计断面尺寸采用人工开挖沟渠,堆土靠近线路一侧。沟槽要求沟底平顺、顺应山势,与山下排水系统顺接并确保通畅,沟槽内无松土、杂物;2)、沟槽验收合格后应尽快完善浆砌片石铺筑以防止冲刷。砌筑前对基底进行夯实处理,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每10米设计伸缩缝一道,填塞沥青麻筋。截水沟铺砌厚度均为30cm,汇水截面均为60*60cm。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