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法制意识学习校规校纪创建法治校园增强法制意识学习校规校纪创建法治校园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大学生应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切联系的自由现,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大学生是未来法治社会的主体,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对其个人的成长和中国的法制化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当代大学生有着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意识。但他们又往往富于幻想,急于求成,缺乏对国情的全面了解,缺乏冷静、理性的分析,常常又表现出情绪化的倾向。第二、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喜欢以批评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为表现个性,甚至把学校规章制度视为束缚其思想和行动的多余之举,对法纪教育存在逆反心理,有的甚至作出违规的情况。第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法律知识懂得不少,然而现实生活中,其行为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守法的自觉性较差,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现象。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度不乐观,对待是非基本上是清楚的,但态度不够坚决。校园暴力事件引人关注,令人深思。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法制观念,也没有养第1页共4页成知法守法的习惯。因此,要构建和谐校园,学生法制教育不容忽视。如何做好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认为要抓好五方面:一、学校要依法治校。学校的办学方针和路线一定要与党的方针路线保持一致,同时,学校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合格人才为首要任务,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使其不受非法侵害,使学校的教育工作能够依法、顺利开展。二、教师要依法执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自身的法制观念,尤其是不能损害学生的正当权益,在自身严格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有关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非法侵犯。三、增强家长的法制观念。目前,家长的法制观念相对淡薄,而且参差不齐,经常有违反法律的事情发生,如不尊重孩子的尊严,或者让小孩辍学打工;同时也有自身或孩子的权益受到侵犯后不知如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所以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发放有关法律资料和家长学校集中讲授法律知识,让家长受到法制教育,使家长知法、守法,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四、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当前,社会上针对青少年的犯罪层出不穷,青少年误入歧途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所以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非常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学校要用班会和校会让学生学习《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使学生懂法、知法。2、聘请法制副校长。学校要让法制副校长定期向学生举办法律讲座,以专业的角度来教学生如何守法,怎样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3、利用反面教材。学校要经常让学生观看警示录像或图片,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制展览、劳教所,也可以邀请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利用反面教材来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4、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学校要有法制宣传栏、宣传标语第2页共4页和图片,举办有关演讲和辩论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法律知识,并能知法、守法。此外,要重视课外法制教育,带领学生观看有关“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宣传展板、宣传画,使学生充分了解毒品的危害,吸毒造成的悲惨恶果,引导广大师生珍爱自我,健康生活。宣传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通过安全事故等相关资料,使学生从惨痛的交通事故展中领悟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