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图书室自查报告:图书室管理及使用自查报告篇一为配合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标准,推进课程改革,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思想,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图书室、阅览室及图书资料利用率,丰富学生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图书室工作的基本任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三、工作思路1、安排好各年级学生借还书的时间,尽量保证每班每周不少于1次借书时间。为了保证学生借书时间、质量,每天上午对当天轮到班级的还书及时归类入库,对未能按时归还的书与班主任及时联系。下午学生借书后及时对书架进行整理。每周对学生的借书情况及时公布。2、每学期必须保证新书及时入室、上架,并及时发布新书信息。做好书刊的入库、出借登记工作。3、做好图书总括帐、分类帐及注销帐,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随时做好破损书刊的修补工作。4、与班主任老师联系,做好学生的借阅工作,提高学生的借书质量。低年级重点是拼音读物的集体阅览;中高年级名著的推荐阅览,提高学生对书的品位,配合语文学科教师上好“读书课”。第1页共7页5、学校开放式书廊分年段由学生自主管理,每学年结合学校读书节活动,由学生自愿捐书补充,倡导学生文明阅读、规范阅读。6、根据学校实际开展读书活动,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7、教师图书全天开放,为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工具书一律不得出借。8、班级图书角每学期每班借书50册以上,学生人均每学期借书不少于10本。9、图书室将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和各种征文比赛。10、图书室将配合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及时为师生提供所需材料。11、学生进图书室每周不少于一次。篇二图书室历来被称为知识和理想的“第二课堂”,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丰富的精神食粮。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要利用图书室,学生要全面发展、探索各类科技知识同样离不开图书室。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图书室应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其基本职能。一、指导思想以“为师生服务”为指导思想来开展工作,牢固树立图书阅览室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料及设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览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二、工作要点1、积极配合学校各项活动,做好服务工作。2、认真做好图书借阅常规工作。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读者充分利用图书室资源。4、把新采购的近三万册书进行分类、编目,采集书籍信息整理出台账,并详细地录入电脑。三、具体安排1、完善图书室常规工作管理。落实文献资料采编、加工、借还、保管、赔偿、清点、剔第2页共7页除及借书、阅览等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严格执行。及时做好图书登记、上架、期刊记录、出借手续,随时做好破损书刊的修补工作,注意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更好地引导学生的阅读活动。2、抓好流通管理,发挥图书育人功能。①提高学生图书管理员的管理质量。进一步加强小图书管理员队伍建设。本年3-6年级共有35个借书班级,每班选定好3-6名小图书管理员,一周安排两个年级到图书室借书,给小管理员安排好本学期图书借阅时间,并引导他们认真学习图书借阅制度及阅览室管理制度,要求各班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图书借阅,明确职责,提高服务水平。②重视图书借阅阵地建设。加强藏书室、阅览室的卫生建设,落实好各班定期借阅制度,提高图书资料的流通率及管理水平。4、积极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①指导学生选择好书。开展读书指导活动,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有意义的好书,使其从中陶冶情操,开拓视野,充实知识,更新认识,调剂学习生活,促进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定期进行好书、新书推荐活动,给学生的读书活动导向。②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有效的、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中增知,读中悟理。鼓励学生认真做好读书摘记,积极写读后感。并做到三结合: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