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政府机构改革篇一:永州市“十二五”卫惹事业开展规划(5.3修正稿)永州市“十二五”卫惹事业开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积极应对国内外开展环境严重变化的时期,是深化实践科学开展观、实现富民强市目的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我市医疗卫惹事业健康开展的攻坚时期。依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施行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湘财社?2009?24号)和《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要求,制订本规划。一、“十一五”卫惹事业开展回忆(一)主要成绩/10万。2、卫生资源总量接着增加。2010年与2005年相比,全市卫活力构总数(不含村卫生室)由778个增加到926个,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由9356张增加到15724张,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由1.53张增加到2.7张,卫生技术人员由13498人增加到1656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由5771人增加到6458人,注册护士由3877人增加到5675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分别由1人增加到1.11人和由0.68人增加到0.98人。3、医疗效劳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一五”期间,我市医疗效劳水平逐步提高,医疗效劳体系进一步完善。2010年,全市医疗机构入院人数648836人,每百居民住院11.18人。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83.46%,比“十五”期末增加50.4%,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6.9日。医疗机构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5.92人次和住院2.12床日,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1.97人次和住院1.39床日。“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8年底以来,国家把医疗卫生效劳体系建立纳入国民经济开展规划,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城乡医疗卫活力构建立,普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效劳网络根本构成,极大地推进了我市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的开展。上级共下达了5批卫生工程,中央和省里安排我市卫生建立工程475个,安排国债资金30656万元,包括1个中心医院、1个市重点中医院、1个精神病专科建立工程、14个县级医疗机构、131所乡镇卫生院、188个村卫生室、5个城市社区卫生效劳中心、5个其它公共卫活力构,26个公转房建立工程,103个设备工程。4、疾病预防操纵和爱国卫生工作成效明显。“十一五”期末,全市免疫规划五苗接种率到达90%以上,消除了脊髓灰质炎,持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和根本消灭疟疾,免疫规划疫苗扩大到“十三苗”,预防的传染病扩大到15种。2006年和2007年分别夺取了抗击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和手足口病的成功,全市没有原发病例,没有发生二代病例和医护人员感染的现象。艾滋病防治综合试点工作获得明显成效。到2010年底,全市结核病DOTS覆盖率以县为单位到达了100%,新涂阳病人发觉和结核病人治愈率完成并超过国家规划的任务指标。城乡环境卫生情况发生了非常大变化到2010年底,我市农村累计改水受益人口达462.97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增加到67.99%,卫生厕所普及率增加到52.06%,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14.7%。完成了创立省级卫生城市的目的。5、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工作获得新的进步。在全市施行了“降消”工程,创立了11个乡镇卫生院产科建立合格县区和11个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005年的83.96%提高到2010年的99.17%,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农村孕产妇在县乡两级医院住院平产分娩、孕前期孕早期妇女增补叶酸、婚前医学检查、孕产妇产前艾滋病筛查以及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筛查实行了全免费,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情况有所改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逐步降低,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到2010年底,在全市已设立社区卫生效劳中心(站)18个,其中社区卫生效劳中心11个,社区卫生效劳站7个。社区卫生效劳功能逐步完善,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打算生育技术效劳、医疗“六位一体”职能逐步显现。6、农村卫生工作成效明显。2006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含各级政府投入和乡镇卫生院自筹)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立资金7802万元,是“十五”投入资金的3.2倍,为131所次乡镇卫生院新、改、扩建业务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