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基因的本质一、教学内容及考纲要求:二、重要的结论性语句: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离心时进入上清液中的是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如末感染的噬菌体,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感染后释放出来的噬菌体;沉淀物中则是被噬菌体感染的细菌。2.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死亡小鼠体内既有活的R型细菌,又有活的S型细菌。原因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的转化因子促使活的R型细菌转变成活的S型细菌。这种转化属于基因重组。3.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4.在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对某种特定的DNA分子来说,它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却是特定的,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三、重、难点知识归类、整理1.DNA与RNA比较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四、例题解析: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a链的碱基中,22%是腺嘌呤,28%是胞嘧啶,则b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的比例和胞嘧啶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分别为A.24%、13%B.23%、27%C.48%、26%D.22%、28%课堂练习一、单选题:1.对遗传物质的最确切的描述是()A.生物体内由单核苷酸组成的一类物质B.细胞内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总称用心爱心专心知识内容等级要求(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DNA分子的复制CBB核酸基本单位五碳糖碱基种类结构(链数)主要存在场所DNARNA1C.能够直接控制生物体内性状表现的物质D.具有传递、表达和改变遗传信息功能的物质2.科学家常用同位素示踪法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过程。试问:如何才能使噬菌体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A.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含32P的细菌培养噬菌体C.用含32P的活鸡胚培养噬菌体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3.在双链DNA分子中,有腺嘌呤n个,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1/5,则该DNA分子中鸟嘌呤的个数是()A.3nB.0.3nC.nD.1.5n4.用同位素32p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DNA分子,让其侵人大肠杆菌增殖,最后放出200个噬菌体,则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A.2%B.1%C.10%D.50%5.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50%,嘧啶占50%,则以下分别表示甲、乙生物正确的是()A.HIV病毒、T2噬菌体B.流感病毒、豌豆C.硝化细菌、绵羊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6.对某生物组织中提取的DNA进行碱基数目分析,测出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有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互补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26%B.28%C.22%D.24%7.在DNA的一条单链中,(A+G)/(C+T)=0.25,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A.0.25和0.75B.4和1C.0.25和0.25D.0.75和18.关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叙述不正确的是()A.复制完成后,亲代DNA分子仍由原来的两条链组成B.进行自我复制,保证代与代之间DNA分子的连续性C.连续两次复制后,才会出现含两条新链的DNA分子D.复制后的DNA分子,A/G的值不变9.某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占该DNA分子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若此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MB.M(1/2q-1)C.(2n-1)M/2nqD.(2n-1)M(1-2q)/2q10.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都是32P)。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A.减少1500B.增加1500C.增加1000D.减少100011.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NA分子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等于磷酸数等于脱氧核苷酸数等于脱氧核糖数C.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3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