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案3人教版必修1VIP免费

高中地理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案3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1/5
高中地理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案3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5
高中地理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案3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3/5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习目标:1掌握岩石圈的概念和物质循环,了解岩石圈的组成。2掌握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形的影响3掌握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形的影响基础梳理:一、岩石圈(一)概念: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二)组成:1化学元素组成:(由多到少)氧、硅、铝、铁、钙、钠、钾、镁。2矿物组成:石英、方解石、云母、长石3岩石组成:(1)岩浆岩成因: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岩浆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块状构造岩浆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气孔构造矿产资源:内生矿床(金、钨、铜、金刚石、铅锌矿、雄黄、汞)(2)沉积岩(常含化石)成因:暴露在地表的岩石,遭受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其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裸露岩石沉积岩(砾岩、沙岩、页岩、石灰岩)层理构造矿产资源:外生矿床(煤、石油、油页岩)(3)变质岩成因: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岩石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片理构造;变余构造矿产资源:变质矿床(赤铁矿)(三)物质循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崩解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破碎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同时,这些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条件下再次侵入用心爱心专心侵入作用喷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受到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如此,周而复始,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之中。二、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①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水平位移→绵长的断裂带水平运动(主)弯曲变形→巨大的褶皱山脉上升运动→隆起→陆地、山脉垂直运动(辅)下降运动→凹陷→海洋、盆地喷出作用→喷出岩→玄武岩②岩浆活动岩浆岩侵入作用→侵入岩→花岗岩③地震活动:世界三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大洋中脊火山地震带、地中海(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④变质作用——地壳深处→变质岩页岩板岩石灰岩大理岩3对地形的影响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资料:板块构造学说张裂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背离运动(张裂)发育成为海洋:红海褶皱山系和海沟:科迪勒拉山系和海沟相对运动(碰撞)岛弧和海沟:东亚岛弧和海沟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系资料:板块运动与我国地形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我国南北走向的山脉:北列:贺兰山南列:横断山脉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天山→阴山→燕山用心爱心专心高压高温中列:昆仑→秦岭→大别山南列:南岭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东北—西南向的山脉:东列:台湾山脉(东亚岛弧)中列: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武夷山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三、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势能。2表现形式①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和收缩,很容易崩解破碎。岩石中水的融冻、植物的生长、动物的活动等,也都对岩石起到风化破坏作用。②侵蚀作用吹蚀作用(风)、冲蚀作用(流水)、拔蚀作用(冰川)③搬运作用风的搬运作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海滨地区流水的搬运作用→湿润、半湿润地区浮运→颗粒直径小的分选作用底运→颗粒直径大的冰川的搬运作用无分选作用重力的搬运作用④沉(堆)积作用风力沉积作用物理沉积作用流水沉积作用冰川沉积作用重力沉积分异规律:颗粒直径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在近处(底部)颗粒直径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在远处(上部)砾石→沙→粉沙→粘土砾岩→沙岩→粉沙岩→粘土岩化学沉积作用氧化物(例如: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的胶体)↓铁的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案3人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