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合作与讨论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下列词语,从地质学的观点看,下列词语所表示的含义正确吗?①水滴石穿()②沧海桑田()③稳如泰山()④坚如磐石()⑤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的思路:①②⑤是正确的。“水滴石穿”体现外力作用中的流水的侵蚀作用;“沧海桑田”体现内力作用中的垂直运动导致海陆变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体现由于地质作用引起河流改道。而“稳如泰山”“坚如磐石”则不符合地质学的内外力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大山会被夷平,岩石会被风化侵蚀。2.位于华北平原的河北昌黎县城附近有一指路石碑,标明离县城2.5km,离海边2.5km,而现在这个碑离海只有1Km多了。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我的思路:可能的原因有:①我国华北平原的地壳正在下沉;②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冰刀融化后使海平面上升,所以低洼的地方就被海水浸没了。3.2004年的春季,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沙尘天气。有一位记者曾这样描述当时北京的状况:“昨天14时左右,我驱车由东三环向京津塘高速路行驶,一路上大风狂卷、黄沙漫天,阵风过时能见度仅有几百米。大兴区一建筑旁,几米之外已看不清前车。路上行人弓着身子艰难前进,风中密集的沙砾和尘土让人睁不开眼。大风不但从京外带来了漫天黄沙,更将一些工地内裸露的沙土刮起……”沙尘天气是怎样形成的,又该如何治理呢?我的思路:沙尘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尘沙,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明显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它是风力侵蚀、搬运的结果。干旱的气候,地面植被覆盖少,地表有大量松散的沙土和强风,是沙尘天气形成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植树种草,保护土壤和水源,以及运用合理的耕作方式,才有可能让已经退化的地表环境逐渐恢复,也才有可能彻底告别沙尘暴。例题解析【例1】下列平原中,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东欧平原B.亚马孙平原C.密西西比平原D.印度河—恒河平原解析:根据世界主要平原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进行分析;东欧平原纬度较高,受冰川侵蚀作用明显。点评:做该题可用排除法,亚马孙平原、密西西比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均为河流冲积平原。答案:A【例2】读“三种地貌图”,回答下列问题。用心爱心专心(1)A图地貌为_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A图中的①是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2)B图地貌是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3)C图为______地貌,该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________高原,该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解析:回忆、对比课本插图中一些微地貌的名称、部位及成因。例如A图中①是冰斗、②是角峰、③是U形谷。B图是风蚀蘑菇,它是由于大风携带沙粒长期磨蚀,或上下岩层软硬程度不同,受外力作用所致。图C是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地貌,流水冲刷而成,其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原因有:黄土质地疏松,易被冲刷;夏季多降暴雨,冲刷力强。人为原因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植被破坏严重,减弱了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答案:(1)冰蚀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形谷(2)风蚀蘑菇风力侵蚀干旱沙漠地区(3)沟谷黄土自然原因是:黄土质地疏松而且夏季多降暴雨;人为原因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植被破坏严重。思考过程对于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主要采用下列方法:1.列表比较法,如:表1内外力作用的比较表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使地表趋于平坦(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相互关系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②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③内力作用对地表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表2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比较分类岩层变化地表形态例证相互关系用心爱心专心水平运动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巨大的褶皱山系、裂谷、海洋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大西洋二者常常交替进行;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有主次之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