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总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完善与巩固第十一单元学习成果,加深印象,深入理解。教学重点、难点:本单元知识的联系。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课件等教学方法:图示法、讲述法、比较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单元知识总结列框图法展示本单元内容,见框图:二、单元补充材料用心爱心专心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显著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原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全国性能源调配大型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由上游气源勘探开发,中游管道工程建设,下游市场开发三部分组成。西气东输东段工程启动气源地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气田,目前长庆气区已建成天然气生产能力74亿立方米。主气源地为新疆塔里木盆地,到2003年底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224亿立方米,探明储量仅占总资源量的7.8%,具有实现年输气200亿立方米、稳定供气30年的可靠资源保证。目前投产的气田有两个,其中牙哈凝析气田2004年9月1日实现供气,目前日处理天然气350万立方米、年输气10亿立方米。克拉2气田为我国目前最大整装气田,2004年12月1日建成投产,设计日处理能力3600万立方米,最大年处理能力12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管道是目前国内距离最长、管径最大、管材等级最强和设计压力、输气能力、自动化控制程度最高的管道。主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首站,东抵上海白鹤镇末站,线路总长近4000公里,途经新、甘、宁、陕、晋、豫、徽、苏、浙、沪10省区市,设计年输量120亿立方米。是国内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从系统构成优化和施工工艺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当今国际上天然气管道设计建设的先进水平。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开工,2003年10月1日实现靖边至上海东段投产;2004年1月1日正式向上海商业供气;2004年10月1日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投产;2004年12月30日全线投入商业运营。西气东输下游市场用户主要为城市燃气用户、化工和工业用户。其中,城市燃气用户占总用气量的50%,工业用户占40%,化工用户占10%。截至2005年8月底,西气东输通过市场开发,已向30家城市燃气企业、化工和工业用户销售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它以新疆塔里木气田为主气源,以我国中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目标消费市场,以干线管道、重要支线和储气库为主体,连接沿线用户,形成横贯我国西东的天然气供气系统。意义:西气东输对于调整我国能源结构、促进环境状况改善具有重大意义。12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900万吨标准煤,每年可以减少大气污物排放量二氧化硫13.5万吨、氮氧化物15.3万吨、粉尘27万吨。因此,东部人民欢迎西气东输工程,东部地区的发展也需要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与天然气相关行业和系统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建设,有力地促进和加快新疆等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西电东送工程“西电东送”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西电东送”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用心爱心专心中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可开发装机容量为3.78亿千瓦,年发电量1.92亿千瓦时。但水能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上游的干支流和西南国际性河流,其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到全国可开发装机容量的60%。由于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的不平衡,客观上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利用。到1999年底,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为7300万千瓦,仅占水电可开发装机容量的19%。此外,中国煤炭资源也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中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非常短缺,而北京、广东、上海等东部七省市的电力消费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