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5)教学目的1.糖类代谢(C:理解)。2.脂类和蛋白质代谢(A:识记)。3.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A:知道)。4.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A:知道)。教学重点糖类、脂类、蛋白质的代谢。教学难点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2.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教学用具计算机软件:葡萄糖在人和动物体内变化图解;脂肪在人和动物体内变化图解;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变化图解;氨基酸转换过程;脱氨基过程;思考题。教学方法采用预习、点拨、练习、反馈、应用、小结等环节,充分体现学生本位和能力本位。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导入:屏显思考题。(回答:1.①分解成二氧化碳、水释放能量;②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③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2.①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②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并释放能量;③转变成糖元等。)过渡:在细胞内含量只比水少,占细胞干重50%以上的化合物是什么?(回答:蛋白质。)三、蛋白质代谢(学生预习。)提问:食物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什么?(回答上:植物性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经消化最终分解成什么?(回答:氨基酸。)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随血液到全身各组织细胞,首先发生什么变化?(回答:合成各种组织蛋白质和一些特殊蛋白质。)提问:你能说出几种组织蛋白质和特殊蛋白质的名称吗?(回答: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酶、胰岛素等。)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什么?(回答: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后是否永远不变呢?(回答:否。)讲述:有些蛋白质合成速度非常快,如老鼠的肝脏被部分切除后,可在10~20天恢复原样,组成人肝脏的蛋白和血浆蛋白大约10天更新一半。提问:氨基酸进入细胞后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回答:氨基转换作用。)屏显氨基转换过程图并讲述。结论: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讲述:谷丙转氨酶(GPT)在肝脏中含量最多,当肝脏发生病变时,GPT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医生把化验血液中的GPT含量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叫非必需氨基酸。例如,丙氨酸、甘氨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合成的氨基酸叫必需氨基酸。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甲亮氨酸和颉氨酸。提问:氨基酸进入细胞后,除了上述两种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回答:脱氨基作用。)提问:你能记得氨基酸的通式吗?(回答: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屏显脱氨基过程图并讲述。]结论:通过脱氨基作用,氨基酸分解成含氮部分(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提问:氨基可转变成什么?(回答:尿素。)主要在哪里转变?(回答:肝脏。)尿素排出体外的途径主要是什么?(回答:排尿,排汗。)不含氮部分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回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并释放能量,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实例:用氨基酸饲养饥饿的动物,发现肝糖元含量升高,说明了什么?(氨基酸可转化为肝糖元。)用氨基酸饲养动物,发现体内存积脂肪,说明了什么?(氨基酸可转化为脂肪。)小结:(略。)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三大营养物质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后的代谢过程,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学生预习。)提问:同一细胞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是什么?(回答:同时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回答:糖类、脂类、蛋白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教师说明:①在人和动物体内,脂肪一般不能转化为氨基酸,而在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中可以转化。②糖类、脂类、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例如,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③糖类、脂类、蛋白质之间还相互制约。例如,正常情况下,糖是供能的主要物质,但糖供应不足或糖代谢障碍时,由脂肪和蛋白质供能;当糖类和脂肪摄入都不足时,蛋白质分解增加,反之减少。)小结: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转化和制约是机体对生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