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5页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机习作的训练研究一、课题的提出(一)本研究问题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随文练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习作实际,符合学生的习作心理。这是因为根据儿童的“模仿性”特点,阅读教学中提供了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作为随文练笔的“中介”;根据儿童的“表现欲”特点,借助于大量写片断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习作,满足了儿童学习心理的需求;根据儿童“易遗忘”的特点,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有利于知识的巩固。由于学生的习作束缚少,自然也就容易动笔,乐于动笔,“心动”而至“笔动”,学生则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因此,目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机习作训练势在必行。(二)本研究问题的现状目前,我校的阅读教学有一种倾向,就是重视讲读,忽视运用。阅读教学与习作相脱节,弄成讲课是讲课,习作是习作两张皮的现象。老师们比较重视通过文本阅读来积淀语感,而比较忽视通过练习来运用语感。许多学生厌读怕第2页共15页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5页写,一提到写习作就一筹莫展,无从下手。每单元进行一次习作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习作训练次数少。写出的习作言之无物,言之无序。学生学了很多文质皆美的课文,积累了很多好词佳句,但习作时仍词汇贫乏,病句较多,学生习作水平较低。因此本课题旨在解决以下问题:1、解决学生厌读怕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2、解决阅读教学与习作相脱节的问题,有机融合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三)本研究问题的国内相关述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同志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农村教学实践中,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杂、乱、华、死”,读写严重脱节的弊病,先后进行了八轮“读写结合”教学改革实验,使农村学生从厌读怕写变为喜读爱写,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成功地探索出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途径。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教材教法改革与实验涉及到教材、教法和学法,成果丰硕,影响深远。二、研究目标1、通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机习作”的训练,有效实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2、提高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机习作方面的指导能力。三、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第3页共15页第2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5页调查研究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指对含有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的研究,作为一线教师开展的案例研究包含教育案例研究和教学课例研究。叙事研究:指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通过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的讲述,启发读者去体验教育的内涵与本质,懂得自己应该怎么做。行动研究:将模式预设、措施投放和信息的及时反馈紧密结合,根据实施效果验证研究设计,边实验,边修正,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研究时效和成果的科学性。四、研究设计(一)课题界定1、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机习作,就是根据教材特点,以课文内容作为习作素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用上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在书本或习作本上写一写,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让学生就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它题材单一,内容精短,选材角度小,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思维空间大,学生易于驾驭,写起来得心应手效果好,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2、相关理论依据(1)“随机习作”符合学习迁移规律。第4页共15页第3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